多付出才有回報的機會
成語“任勞任怨”用在職場的話,講的就是一個人對於他的工作,尤其是分外的工作,對於上司和同事的使喚時的一種態度。其實,大多數人在剛上班時,還是能夠做到任勞任怨,對工作很少有任何推委;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就盡多大的力;決不會發牢騷。
你剛上班時,一方麵出於難得爭取到這份工作的考慮,所以工作中格外賣力;另一方麵是你還沒有受到環境的影響,對周圍一切都抱著非常友善的心態;所以對於任何工作,你都會很熱心地去完成它們。上司交代的工作,不論多少,難度有多大,你都會義不容辭地,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對於有些工作,即使不是在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你也會很熱心地去做,例如看見辦公室地髒了,你會去把它掃幹淨,地上有些紙屑,你會去把他撿起來扔掉,看到同事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而對方不在,你會去把它接起來;等同事回來後,你再把信息轉告給他。與此同時,對於同事的求助,你會很愉快地協助他們渡過難關;他們有事外出,讓你替換一下他的工作,你也會很熱心的幫忙。
這個時候,你腦海中沒有“回報”的概念,就是想盡最大的努力去奉獻自己,去善待周圍的一切。自然,你的無私奉獻也為了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上司見你對工作這麼熱心負責,他會很賞識你;同事因為你的樂於助人,而跟你親近起來,從而使你有一個良好的人緣環境。萬事開頭難,你任勞任怨的心態為了開創了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這固然難,但並不是最難,最難的是把任勞任怨進行到底。
肖輝在一家建材租賃公司工作,擔任公司市場開發部副經理的職位,主要工作是去聯係客戶,開發市場。第一天上任時,老總主要讓他熟悉業務,給了他一堆資料,讓他了解公司的業務分布情況。他在看資料的過程中,發現資料非常的亂,而且員工之間也沒有什麼明確的分工,一項業務常常有好幾人經手;同時,他還發現員工間的關係並不和諧,互相冷冷的。憑他的直覺,他感覺到公司缺乏一套管理機製,於是就主動去找老板,果然公司連套規章製度都沒有,大大小小的事都由老板來安排;所以老板不但累,而且企業效益也並不怎麼好;於是肖輝主動請命:讓他來建立一套規章製度。老板大喜過望,於是肖輝開始夜以繼日地建立公司的財務製度、獎罰製度、衛生製度、行為規範、部門及員工間的權利與義務劃分;十天後,肖輝筋疲力盡地把一本厚厚的公司規章製度送到老板手裏,此後,公司才走上了規範化管理之路。
此外,肖輝還是個熱心腸的人,他看到同事間關係很差,於是晚上常請他們一起喝酒,酒一多,彼此間的話就多了,都把心裏話說了出來,你給我道歉的,我給你道歉的;以前工作上的恩恩怨怨也就一筆勾銷了;員工間關係空前的團結;自然肖輝也成了老板與同事最喜愛的對象。
工作中,誰都喜歡那種熱心腸的人;平時任勞任怨,同事有求必應,這無疑讓你成了上司心中最忠實、誠懇的員工,讓你成為同事心中最敬重的夥伴。
因此,與其每天自私地工作著,還不如多貢獻點自己的才智與汗水;不要老兩眼盯著報酬去工作,公司給你什麼樣的待遇,你就出多大的力,別人幹活少而拿工資多,你就抱怨地消極工作;別人幫了你,你才幫別人,別人一旦沒及時幫助你,你就懷恨在心,這些都是要不得的;隻會讓你在碌碌無為中將自己埋沒掉。
道尼斯剛到公司的時候,並未分配到重要的崗位,每天隻能從事整理材料,替人打初稿等瑣碎的工作。短短幾年之後,他卻成了成為董事長的左膀右臂,擔任其分公司的總裁。為什麼他能升遷得這麼快?秘密就在於他“每天多奉獻一點點”。曾經有位記者在采訪道尼斯先生時,詢問其成功的秘訣。他平靜而簡短的道出了其中的緣由:“在為董事長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之後,所有的人都回家了,董事長先生仍然會留在辦公室裏繼續工作到很晚。因此,我決定下班後也留在辦公室裏。是的,的確沒有人要求我這樣做,但我認為自己應該留下來,在必要時為董事長先生提供一些幫助。工作時,董事長先生經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親自來做,很快,他就發現我隨時在等待他的召喚,並且逐漸養成了招呼我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