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生沒有彩排,請每天做好現場直播(2 / 3)

“對!”富蘭克林冷冷地說,“我現在能出的價錢就是1.50美元。”

那人默默地把錢放到櫃台上,拿起書便出去了。

生命都是有限的,因而時間十分珍貴。對於每個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成功的砝碼,因此,浪費別人的時間就等於謀財害命。你的生活包含很多的內容,你將它控製得越有條不紊,你收納的東西就越多,獲得的財富也就越多。所以,千萬不能浪費時間,要盡量減少拖拉的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才會充分利用當下,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未來不是理由,我們活的是現在

我們在微信上經常看到這樣一句勵誌的話:昨天是一張過期的車票,明天是一張遙遙無期的支票,而今天是一張等待你來書寫的白紙。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大多數人都能明白,但大多數人偏又做不好,那就是:現在才是最重要的,珍惜現在才能享受快樂!

人一般到了中年都會有一定的積蓄,吃喝不愁。但是實際上多數的人都會認為現在還不是享樂的時候,要等有一天成功了掙了很多的錢,有了很高的地位之後,再去盡情地享受快樂與幸福。其實錯了,有錢並不等於能夠享受一切,或許現在的你沒有太多的金錢,收入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如果你合理地運用,它同樣可以帶給你享受。有些人對於把錢花在那些有益的並能為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增加樂趣的事情上,總是猶猶豫豫,有些不舍得,他們隻想著攢錢以防不測,這樣往往隻會浪費許多寶貴的大好時光。

北京的王博士夫婦從結婚開始就為了以後的生活操心,當同齡人正在享受孩子帶給他們的歡樂時,王博士卻覺得現在還不是要孩子的時候,因為他們覺得應該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如果讓孩子出生在一個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中,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於是他拚命地掙錢,終於買了車、房,但不幸的是由於妻子長期勞累累出了一身的病,已經無法生育。從此憂鬱和愁悶就長久地籠罩著他們的心。

四川農村的王二狗夫妻和他們同一年結婚,沒有積蓄,居住在破舊的小房子裏,但他們生活得很愜意,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雖然經濟依然拮據,但是他們每逢節假日都要帶著孩子出去旅遊,讓孩子體會一下生活的舒適,家庭的幸福不在話下。

這個故事中,同樣的一種平凡生活,卻被兩個家庭活出了兩種不同的滋味。前者總是想著明天,想著未來,將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而後者卻明白自己活的是今天,活的是現在,因此平凡的生活也被他們過得很精彩。

很多人都是為了明天而活著,為了身外之物而活著,我們不能說追求完美生活是錯的,但要知道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生活總是無法達到他們所要求的完美:沒有房子,想房子;有了房子,還想要大房子;有了大房子,還想要別墅;沒有私家車,想要私家車;有了夏利,發現桑塔納更好;有了桑塔納,又向往寶馬……這些人總活在虛妄的明天,以至於總是兩手空空。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最好的學生,很有上進心。

有一天,柏拉圖問蘇格拉底:“我什麼時候能取得人生最大的成功?”

蘇格拉底沒有回答,而是對他說:“跟我來!”

蘇格拉底將他帶到一個一望無際的麥田邊上,讓他從麥田中間的小路一頭走到另一頭,中間不允許回頭,在途中要摘一個最大最好的麥穗拿回來。

柏拉圖覺得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充滿信心地出去了,但在回來時卻兩手空空。

蘇格拉底問他原因,他說:“很多麥穗看上去都很大,可是因為隻可以摘一個,所以總覺得前邊可能還有更大的,可是我卻發現,之後的總沒有以前的大,最終我一個麥穗也沒有摘到……”

蘇格拉底笑著告訴柏拉圖:“所謂的成功就是如此,不要把希望總是寄托在以後,要著眼於現在。”

人生亦是如此,與其將希望寄托於明天,還不如專心地過好今天,活出生命的真諦。當晚上安然入眠時,那就是給今天最好的掌聲和禮讚。如果連現在都不能夠很好地擁有的話,那麼又談何未來呢?人的生命有時真的是非常脆弱,經不起一點點的意外,前一秒還在享受著榮華富貴,下一秒就可能發生意外,一切皆空了。所以,應該珍惜現在,珍惜眼前所有的,過好每一天。

忽視現在對我們來說似乎是生活中的通病,為了將來,我們往往都會不斷地努力犧牲現在,習慣於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這樣,隻會讓幸福永遠地從我們身邊溜走。

不被未來羈絆,做好每天最重要的事

很多人慨歎一生如白駒過隙,在睜眼與閉眼之間就走到了盡頭。垂垂暮年的老者無力再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在蒼老的身軀裏,那顆心即使依然會時而異常跳動,但這衝動就像洶湧的大浪一樣,來得凶猛,消失得迅速。一生的時間有多長,有人說是一輩子,也有人說隻是一天。

一位作家到阿拉斯加拜訪因紐特人,在阿拉斯加他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愛斯基摩人不知道自己多大了。因紐特人隻會說:“我不知道自己多大,我也不在乎自己究竟有多大。”要是讓因紐特人給一個確定的年齡數,他們會說:“我還不到一天大!”

原來,因紐特人相信,到了晚上入睡的時候,他們就死了。但在第二天的清晨醒來時,他們又重新活了過來,獲得新生。因此,在因紐特人眼裏,沒有人能活過“一天”!正因為如此,作家發現,每一個因紐特人的麵容都不帶憂愁和焦慮,他們快快樂樂地過著自己的每一天。

“我還不到一天大!”這並不是因紐特人的一句玩笑話,仔細地回味這種“不到一天大”的心態與理念,你的心中一定會增添一份深刻的崇敬,甚至還感受到了一種莫大的震撼。把每一天都當作一輩子來過,才會讓我們萬分珍惜寶貴的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時光。把每一天都當作一輩子來過,那麼,誰還會舍得隨意浪費時間呢?

人生的時間、精力極其有限,想讓有限的時間、精力造就人生最大的成功,就必須要選對成功價值最大的事情去做。也就是說,我們每天都要有清晰的目標可以追求。

目標不在遠,不在多,而在於清晰有力,能給人以強烈的指引。目標對於成功者,猶如空氣對於生命,不可缺少。沒有目標就沒有成功,沒有空氣就不能生存。設定明確的目標,是所有成就的出發點。98%的人之所以失敗,就在於他們從來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並且也從來沒有踏出第一步。有了明確的目標,並針對這一目標付諸行動,成功的希望便會青睞於你。

1871年的春天,英國某醫學院的學生威廉斯勒不明白應該怎樣處理遠大的理想和具體的身邊小事,一個人應該有怎樣的做事態度才能成功。

他老師的一句話讓他眼前一亮:“最重要的事情首先就是要做手邊最具體的事情,不要去看遠方未知模糊的事情。”頓時,他恍然大悟:是啊,無論我有多麼大的夢想,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不論多麼浩大的工程,都需要一磚一瓦壘起來。

從那天開始威廉斯勒就認真學習,過了兩年之後,威廉斯勒以全校最優異的成績畢業。畢業之後他來到一家醫院工作。作為醫生的他盡職盡責。兢兢業業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很快成了當地的名醫。幾年過後他創辦了約翰·霍普金斯學院。他把自己的人生態度貫徹到每一個細節裏。許多專家學者慕名來到他的學院工作,使他的學院很快成為英國乃至世界最知名的醫學院。威廉斯勒總是告訴他身邊的人:最重要的是把你手邊的事情做好,這就足夠了。

每天都能做好手邊的事,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並不是好高騖遠,在生活的重壓下,眼前的一點點收獲和利益不足以滿足他們那顆強烈追求的心。於是,他們的眼光變得很長遠。不知不覺,高不成低不就成了他們的習慣,在對生活的憧憬中,偶然有一天他們低頭發現,原來自己每一天都荒廢了,在小小的圈子裏踏步,遠走的是心,而不是自己的腳步。給自己一個清晰而合理的目標,在較短的時間內、正常的努力幅度下,它是能高高地踮腳就能夠到的,這樣的目標才會對你的人生有推進的作用。而那些看似遠大,隻能當作談資而最終束之高閣的理想,對它們的過分追求,最終隻是一種妄想。

哲人說,生活中的坎坷多是由自己、由心造就的。你之所以迷茫,甚至跌倒,多是因為你沒有看清自己。清楚地認清自己的實力,選擇一條適合自己走的路。每天積累一點點,成功就會更快降臨。但你要知道,成功的尺度不是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做出了怎樣的成果。確立了目標並堅定地“咬住”目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目標始終如一的人,能拋除一切雜念,聚積所有力量,全力以赴向目標挺進。把你需要做的事想象成一大排抽屜中的一個小抽屜,你的工作隻是每天拉開一個抽屜,令人滿意地完成抽屜內的工作,然後將抽屜推回去。不要總想著所有的抽屜,而要將精力集中於你已經打開的那個抽屜。一旦你把一個抽屜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

用心把一天中最重要的那件事做好,執著地追求,你就會發現,你所有的行動都會帶領你朝著這個目標邁進、在激烈的競爭中,如果你能做好一天中最重要、最清楚的事情,成功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珍惜當下,做守時、惜時的人

珍惜當下,就要做守時、惜時的人。無數事實證明: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必須先掌握好自己的時間,充分發揮和利用自己的每一分鍾,讓每一分鍾都實現價值的最大化。

“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願擠,總是有的”,可惜在大多數情況下,珍惜時間隻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大量的寶貴時間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身邊流失了。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呼喚著人有時間意識。守時,是現代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守時就是遵守承諾,按時到達要去的地方,沒有例外,沒有借口。即便因為特殊原因不得不失約,也應該提前打電話通知對方,向對方表示你的歉意。這不是一件小事,它代表了一個人的素質和做人的態度。如果你對別人的時間不表示尊重,你就不能期望別人會尊重你的時間。一旦你不守時,你就會失去當下的一切,更不能把握未來。

觀察發現,能安於當下的都是些守時的人,這些人會將自己的時間進行精確到分鍾的安排,不會因為自己時間觀念不強而影響別人,更不會隨便浪費自己的時間,他們的人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李嘉誠在未成年的時候就因家境貧寒而輟學,為了養家,他謝絕了舅父繼續供他上學的好意,到一家茶樓當茶童。

為了保住自己的這份工作,李嘉誠比別人更勤奮,每天最早一個趕到茶樓,每天工作長達15個多小時。後來,李嘉誠為了不耽誤開會,不失約於人,雷打不動地將自己的手表調快10分鍾,以保證準時去做自己的事。

對李嘉誠的一生來說,時間是十分寶貴的東西,一筆2.9億港元的交易他曾在17小時內就談妥了,兩分鍾內致電彙豐銀行就安排了一筆1.9億港元的貨款。為了珍惜時間,他處事果斷、老練,決不拖泥帶水。他經常對下屬說,早上的事情,下午必須有決定或答複;在一小時內要答複的事,絕對不會在一小時後答複。李嘉誠之所以成為華人首富,就是珍惜時間、珍惜當下的結果。

珍惜當下的人,可以通過充分利用每一分鍾的空閑時間,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命運。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守時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小時候上學遲到,大了上班遲到。無論是上學遲到了,還是上班遲到了,當人們問到原因的時候,就會搜腸刮肚尋找借口:時間還多,遲到一次沒有什麼大不了,以後我一定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