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從小處做起
古之成大業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百尺之樓基於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積也。萬石之鍾,一銖一兩之所累也。
——曾國藩
古往今來,那些成就大事業的人,都是積累有素,厚積而薄發,一旦機會到來,乘勢而上。除非動亂之世,社會處於無序狀態,人的發展往往打破既定程序,就一般性而言,都從日積月累中戒就。曾國藩曆來將眼界宏大與小處入手相提並處,認為二者缺一不可。他還特別從曆代有作為的帝王和宰相身上,印證他的結論。他曾有過這樣的精采之論:
古之成大業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百尺之樓基於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積也。萬石之鍾,一銖一兩之所累也。周文王是中國難得的聖人,但自早晨至中午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周公是夜以繼日,處理政務直到天亮。這些聖賢勤勞若此,則無小無大,何事敢怠慢!諸葛亮為相,自杖罪以上,皆親自臨決。杜慧度為政,纖密一如治家。陶侃綜理密微,雖竹頭木屑皆保存起來作為有用之物。朱熹曾說為學須銖積寸累,為政者亦未有不由銖積寸累而能夠有所作為的。秦始皇用石來量書,不處理完畢不入睡;魏明帝自己代行尚書事,隋文帝批文件無暇吃飯,令衛士送餐,這些皆為後世所譏笑,以為天子不當親理細事。我認為天子或可以不親細事,若為大臣者,則斷不可不親。陳平之問錢穀的事,不知,問刑獄的事,尚不知,未可以為人臣效法也。大凡建功立事,一定以親眼所見者為有效。如有車必見其車具,如有衣必見其襟袖,若為廣見博聞的君子,必見其著述滿家,手稿累筐。若為躬行實踐的君子,必見其麵色之興奮,徒黨對他的感慕。如果善於治民,必見其所居之民高興的地方,離任時老百姓會十分眷戀他。假如善於治軍,必見其有戰則勝,有攻則取。若不以目所共見者為根據,而但憑心所揣度者為高,則將以空虛淺薄為哲理,而輕視務實,以崇尚空泛為賢能,而恥笑勤奮謙謹,何異於鄧揚之徒,流風相扇,高心而空腹,尊己而傲物,大事細事,皆墮壞於稀裏糊塗之中。親者賢者,皆被拒於千裏之外。以此而希望大業之成,不亦慌謬嗎!孔子許諾仲弓為重要人才,而雍正以居敬為奉行簡約之本,都一定是因為能夠勤敬才無廢事的。
我朝宣宗道光皇帝,臨朝三十年,勤政法祖。每日寅正而始,閱覽章奏,卯正而畢,事無滯留。1849年,聖上身體欠佳,自夏至冬,仍帶病治事,不趨簡便。1850年2月25日,始命皇四子代閱章奏,召見大臣。即今鹹豐皇帝也。蓋以七十天子,重病半載,其不躬親庶政者,僅是生前病重的那一刻。為人臣者,其敢自暇自逸,以不親細事給自己開脫嗎?
曾國藩還從細微處做起,總結出成功人生應謹守的六個原則:凡多欲者不能儉,好動者不能儉。多欲如好衣、好食、好聲色、好書畫古玩之類,皆可浪費破家。認為他的弟弟曾國荃雖無癖嗜之好,而頗有好動之弊。寫信勸道:今日思作某事,明日思訪某客。所費日增而不覺,此後講求儉約,首戒好動。不輕出門,不輕舉事,不特不作無益之事。即修理橋梁道路,寺觀善堂,亦不可輕作。舉動多則私費大矣。其次,則仆從宜少,所謂食之者寡也。再其次,則送情宜減,所渭用之者舒。否則今日不儉,異日必多欠債。既負累於親友,亦貽累於子孫。
立世大智慧
事事從小處做起,則大事可成矣。曾國藩說:“泰山之高以其不棄糞壤,滄海之大,以其不拒濁流。”就是這個意思。
不拘泥於過去的做法
處大事、決大疑,不可拘泥以往成敗
——曾國藩
唐太宗有三麵鏡子,其中之一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中國有效法古人的傳統。尤其是遇到大是大非,以及難以決斷的疑難事時,往往從老祖宗那裏尋找答案。《資治通鑒》的編纂,也是讓宋代皇帝吸取曆史經驗,作到“善可為法,惡可為戒”。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曆史經驗都靠得住的,如果一味法古,拘泥於過去的做法,那也是很危險的事。曾國藩在審視以往的中國曆史時,尤其是重大曆史關頭時,往往成功與失敗並存,不存在一定成功或一定失敗的必然性。因此,他提出處大事、決大疑,不可拘泥於往事之成敗的重要論斷。他舉了三個典型的事例:
第一件事是漢景帝時渚侯王勢力極大,大臣晁錯建議“削藩”,即削弱地方藩國的權力,景帝采納了這一建議,但很快激起吳、楚等七個諸侯王國的叛亂,他們以誅晁錯為名起兵造反,景帝派太尉周亞夫平叛。這時,當過吳王丞相的爰盎向景帝建議說:隻要殺了晁錯,叛軍就會罷兵。景帝因事出倉猝,就采納了這一建議,晁錯因此被殺。但叛軍並沒有罷兵,繼續進攻,景帝知道自己上當,連忙加強軍事部署,最終將叛亂平定了。
第二件事是明初。朱元璋死後,由他的長孫朱允蚊即帝位。他采納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實行“削藩”。但燕王朱棣以誅“奸臣”齊、黃為名,起兵反抗。這時也有人向建文帝建議,誅殺齊、黃,換取燕王罷兵。建文帝沒有采納。戰爭打了四年,燕王攻占了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齊泰等人受到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