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了媽媽以後我才知道,原來爸爸因為長時間將手浸泡在冰水中,用手攪和冰水來保鮮魚貨,手部末梢神經受損,捧碗時手掌無力,須借摩擦才能拿起飯碗。

常有人對我說,家裏做魚貨買賣,常有海鮮吃,實在幸福。我會回答,如果可以,我希望父母不要做那種生意,因為真的很辛苦,必須早出晚歸,淩晨時分就得出門,整天泡在魚腥味之中。我和父母同住,卻一連數星期見不著他們,因為醒來前他們已經出門,入睡後他們卻還沒有回家。

高二那年,有一次回家,我看見父母比往常早歸,心想今天怎麼了?爸爸要我跟妹妹收拾行李,住到外地的表哥家,我看到父母無奈而驚恐的眼神,心想一定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是爸爸的朋友因為犯了案,為求跑路費向爸爸借錢,爸爸不答應,他就恐嚇說要綁架我與妹妹。為了安全,爸爸決定要我與妹妹暫住在親戚家,由他和媽媽麵對歹徒。開玩笑!錢是辛辛苦苦用老命賺來的,豈能說給就給,反正錢沒有,要命一條!

就這樣,我度過第一次離家的日子。也許因為戀家,所以不斷打電話回去,有時父母未接電話,心頭頓時就慌起來。於是下了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跟父母一起麵對,我便和妹妹一起回了家。

爸爸說:“我知道你們會回來,算了,錢就給他好了。家人分離,滋味很難受。”

不過也因為這件事,爸爸決定不再做魚貨買賣,因為碼頭邊有許多流氓靠勒索過活,他不想以自己辛苦掙來的錢去填那些人的嘴。

後來我上了大學,法律研究生畢業後,有一天我告訴爸爸說,我要把那個人送入監牢。

然而我萬萬沒想到,當初滿懷悔恨與不舍的爸爸竟笑著說:“得饒人處且饒人,當初若不是他的恐嚇,我也不會提早退休,也許今天我跟你媽已經操勞死了。”

爸爸說:“也許是神的旨意吧,發生這樣一件事,使我有了休息的借口。”

他又說:“日後你坐到審判席上,得多想想別人的處境,給犯錯的人一條路走。”

我不大願意接受這樣的教誨,因為那件事對我而言,曾經是個可怕的夢魘。不過,想起現在健康的老爸,與當初吃碗飯就費上半天工夫的老爸,也許老天爺真的自有安排。而且那個歹徒案發後就發現罹患癌症,在爸爸跟我聊起這事的幾天後就過世了。

有一個健康的爸爸,這該感謝那個歹徒嗎?我不會如此想,但會牢記爸爸的話:“無論你多麼憤怒,都不要忘記留一條路給別人走,也許神明自有安排!”

對犯過錯誤的人要懷著寬容的心原諒他,就像文中父親說的“留一條路給別人走”。

真正的友誼,無論從正反看都應一樣,不可能從前麵看是薔薇,而從後麵看是刺。

——呂克特

寬恕的力量

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有一個名叫羅斯韋爾·麥金太爾的年輕人被征入騎兵營。由於戰爭進展不順,士兵奇缺,在幾乎沒有接受任何訓練的情況下,他就被臨時派往戰場。在戰鬥中,年輕的麥金太爾擔驚受怕,終於開小差逃跑了。後來,他以臨陣脫逃的罪名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當麥金太爾的母親得知這個消息後,她向當時的總統林肯發出請求。她認為,自己的兒子年紀輕輕,少不更事,他需要第二次機會來證明自己。然而部隊的將軍們力勸林肯嚴肅軍紀,聲稱如果開了這個先例,必將削弱整個部隊的戰鬥力。

在此情況下,林肯陷入兩難境地。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最終決定寬恕這名年輕人,並說了一句著名的話:“我認為,把一個年輕人槍斃對他本人絕對沒有好處。”為此他親自寫了一封信,要求將軍們放麥金太爾一馬:“本信將確保羅斯韋爾·麥金太爾重返兵營,在服完規定年限後,他將不受臨陣脫逃的指控。”

如今,這封褪了色的林肯親筆簽名信,被一家著名的圖書館收藏展覽。這封信的旁邊還附帶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羅斯韋爾·麥金太爾犧牲於弗吉尼亞的一次激戰中,此信是在他貼身口袋裏發現的。”

一旦被給予第二次機會,麥金太爾就由怯懦的逃兵變成了無畏的勇士,並且戰鬥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由此可見,寬恕的力量是何等巨大。由於種種原因,人不可能不犯過失,但隻有寬恕才能給人第二次機會,隻有第二次機會才有可能彌補先前犯下的過失。

寬恕能夠化解人們之間的矛盾,寬恕能夠帶給人們快樂。寬恕別人的過錯,別人才有機會不再犯錯。如果帶著恨意和不滿,你就無法快樂,世界也將充滿敵意。

記住:寬恕他人就是寬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