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美國最成功的商界女強人之一玫琳凱在1963年創辦了自己的玫琳凱化妝品公司,當時僅有她和她的兒子兩個人。發展到現在,公司共擁有375000個美容顧問,年銷售額約為20億美元。這一切都是在玫琳凱的熱情下努力創造的。如今“玫琳凱熱情”已經成為一個代名詞,成為它的行銷人員的一種精神麵貌,成為她獨特行銷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這為她的成功蒙上了一層神秘麵紗。但玫琳凱卻道破了這個秘密:
“有人說我是天生的行銷人員,其實是我特別熱愛行銷工作,我早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我熱愛行銷工作。我認為,同我在一起的行銷人員比我要有才能,我的行銷額卻比他們多,這是因為我比他們具有更多的熱情。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當一群人都處在沉悶的氣氛中,隻需要一個熱情的人加入,立刻就能使每個人笑逐顏開,並且讓大家能唱起歌,跳起舞,就如神助一般。因此,熱情可以使你結交很多朋友,也可以讓陌生人對你微笑。”
一個熱情的人,不管在哪裏,都會在人群中散發出暖意,融化一切偏見和敵意,使交往對象敞開心扉,也使生活張開雙臂迎接他。
用你的熱情來擁抱生命吧,生命也一定會給你一個甜蜜的回報。
生命沒有熱情,就像沒有靶子的射擊,子彈發出都沒有氣力;生命沒有熱情,就像被隔離陽光的向日葵,無方向地生長,猶豫而低落;生命沒有熱情,就像斷了桅杆的帆船,風吹不動,隻等浪打船沉。熱情是動力的始發站,沒有熱情的人將一事無成。
熱情是一種樂觀,是堅強,是勇敢。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企業家、政治家,都是因擁有傑出的熱情而取得了成功。這樣的例子俯拾即是。霍金憑借對生命的熱情,依靠著重病軀體,完美地利用自己的大腦,正是憑借他對宇宙的熱情,他達到了一般科學家達不到的物理學高峰。他的熱情,可以說是他生命的主要養分,使他的生命滋長、健壯,甚至發出耀眼光芒。海倫·凱勒憑借對大自然,對文學的熱情,“看”到了大多數人都看不到的怡人景觀,“聽”到了大多數人都聽不到的天籟之音,描繪出了那麼美妙的一個世界,令正常人羞愧不已。她蘊涵熱情的脆弱生命,一次次迸發出光和熱。
熱情之於生命,如頂峰之於攀登者;而熱情的滋養,使生命冷靜而智慧。
陶淵明對田園的熱情致使他官場上的低調,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娓娓道出心中沉沉的熱愛。“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直接而深刻地感受到他生命熱情之所在。他的安貧樂道,他的憤世嫉俗,加以他為世人所不解的固執,無一不顯示出他那對鄉間田園的永恒熱情。秦觀對春的熱情從一首“清平樂”中漫步走出:“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白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對美好春天的執著探尋,不能顯示出他對生活的熱情嗎?為什麼他的詞打動了萬世?因為那呼之欲出的熱情啊!找不到心中的春天,可以想象;找不到奮鬥的動力,可以創造!
擁有了熱情,你高山景行;沒有熱情,你隻能是碌碌無為。很多人自命智商較高,常耍個小聰明叫人猝不及防,卻總平平庸庸,便是因為缺乏熱情。或者是因為他不夠專注,把有限的熱情分散開來,什麼事都想做,到頭來卻什麼也做不好,落得個捉襟見肘;要麼是他慵懶了,對事無所求,更談不上熱情了。這就是為什麼熱情是生命的養分,是“主食”,而非“零嘴”。它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命的價值,決不能忽視。
努力汲取著生命的養分吧,生命要想因借著什麼展現出不凡的價值,非熱情不可。
生命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乞丐餓殍,生命隻有一次。在這僅有一次的生命中,如何活出價值,過得輝煌,是每一個人都苦苦思索的。無數成功人士用他們的一生向我們詮釋:要對生命充滿熱情。
熱情,是人與人相互聯結與滋長的重要泉源,能帶來人與人的親密的力量與真實的了解。沒有熱情與愛是無法走上自我探索之路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展現熱情中發生,在無止境發展的成長中,生命永遠都有繼續學習的地方,靠著自己的內在力量體驗與活出熱情,而非靠著別人的力量來增加熱情與愛,擁抱熱情、點燃愛的光芒就可以持續照亮成長之路。
“熱情是生命的靈魂”,這是對熱情的最好讚美。如果你想年輕,那就拿出你的熱情吧,讓你生命的每個日子裏都熱情百倍,朝氣蓬勃。
熱情,確實是人生路上的無價之寶。有了飽滿的熱情,我們做每件事就可以流光溢彩、妙趣橫生;它可以使平庸者成績斐然,使才華出眾者更加功勳卓著,加快我們的工作進程,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使時間增值,使生命之光更加神采奕奕。
愛迪生是世人皆知的大發明家,他一生中共有1325項登記的發明,幾乎每一項發明都是在狂熱的情緒支配下取得的。他發明的燈泡,為了找到合適的材料做燈絲,前後實驗了1600多種材料。他常常連續工作24小時甚至36小時,有一次連續工作了5個晝夜沒合眼。科學的獻身精神使他產生了無比巨大的熱情,巨大的熱情又給予他強大的精力。
要怎樣才能擁有熱情呢?在更多的時候,熱情的產生,得益於困境和厄運的長期磨煉。
德國19世紀偉大詩人海涅,19歲時在叔父的迫使下,到一個商店做學徒,過著仰人鼻息的生活。1819年,22歲的他說服了叔父進了大學。入學第一年,即因參加政治集會被學校起訴,1821年受到檢察官的指控,受到停學半年的處分。接著是失戀,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擊,他得了心緒煩躁症。這種困境和厄運是大部分人所未曾經曆過的。但艱辛的境遇使海涅迅速成熟起來,他對歐洲政治黑暗的不滿,變成了滿腔的怒火,他與消極悲觀情調的浪漫派徹底決裂,巨大的政治熱情使他走出了困境,寫了大量極富政治色彩的詩歌,終於開創了德國平民民主文藝的新時代,揚名於德國和整個歐洲文壇。險惡的困境,連連的厄運,反而讓海涅產生了巨大的熱情,這種熱情,反過來又使他在極短的時間內飛躍了困境,在厄運中很快崛起。因而他的生命裏就閃現了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