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成人教育家卡耐基在《積極的人生》一書中說:“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很多,而居於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熱情。沒有它,不論你有什麼能力,都發揮不出來。”
讓我們永遠保持我們的熱情,讓熱情永駐我們生命裏的每一天,這樣我們的腳步會更紮實,生命會更輝煌。
生命不能沒有熱情,那究竟什麼是生命的熱情呢?答案將有無數種。惠特曼的答案應該是個很好的回答:“為了讓靈魂前進,所有的一切都該讓路。”所謂生命的熱情,便是與生俱來卻深藏於內、不易覺察的靈魂前進的力量,這力量由燃燒的生命內核提供,熾熱而永無止境。還有一點必須說明,這生命的熱情存活於每個人心中,抑或說,沉睡於每個人心底。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心智的開啟,它會慢慢蘇醒,青春的叛逆與流浪的渴望都不過是這熱情蘇醒到某一程度的表現。每個人在青春期都會有煩躁不安、厭倦陳規追求新鮮刺激的心理體驗,正是你的靈魂與日益擴大的視野範圍起了應和的結果——這世界無限寬廣,有無數你所不知的存在於遠方,你要去找尋,因為靈魂無時無刻不在呼喚與它契合相知的風景。是的,那所謂來自遠方的召喚,其實是你內心深處的渴望在地平線以外的投射。渴望改變,渴望容納與被容納,渴望尋找與曆練,渴望有更多更好的東西來豐富自己的生命。我們行走,因為心靈說必須。
熱情沒有期限,生命的熱情永遠都在,在內心深處等待釋放。而當青春的躁動平息,不同的生命個體開始呈現出了不同的光澤,最終導向生命質量的輕重有別。是燃燒還是冷卻,是偉大還是平庸?麵對逐漸擴大的世界的複雜性,靈魂前進的路途不僅指向不明而且阻力重重。停止,還是前進?分界線終於清晰可見,有一些靈魂也因此得以在黯淡的背景下高高升起熠熠閃光——那些終生將生命燃燒將熱情迸發的人,那些永不停止前進的靈魂。
其實,每個人都有熱情的力量,隻是大多數人不知不覺掩埋了它們,甚至是扼殺了它們。所謂的創造力喪失,所謂的麻木,都是由此而來。隻有極少數的,那些偉大的星辰——套用一句經典的流行語——他們將熱情進行到底。用不同的形式,甚至不惜將自己燃燒殆盡。
你是一個熱情的人嗎?
(1)假如你的知心朋友從國外歸來,你在機場見到他(她)的第一反應是:
A。一個箭步上去和他(她)握手(2分)
B。情不自禁地上前與他(她)擁抱(3分)
C。立刻“喋喋不休”地詢問對方在國外的一切(1分)
(2)當看完一場回味無窮的電影後,你會有什麼“後遺症”:
A。心裏想模仿那部電影中的“主角”(2分)
B。絕無任何“後遺症”(1分)
C。渴望與人交流感受,或迫不及待地想向朋友訴說(3分)
(3)假如有一天你走在街上,迎麵走來一個陌生人友善地與你打招呼,你會:
A。立刻對他說:“你認錯人了”(2分)
B。欣然接受,對他報以同樣的友善(3分)
C。不要跟陌生人接觸,溜之大吉(1分)
(4)當別人介紹一位新朋友給你認識的時候,通常你會怎麼樣應付;
A。立刻和他(她)握手,並熱情地自我介紹(3分)
B。隻是點頭打招呼(1分)
C。找一些無關緊要的話來搪塞和應付(2分)
(5)你通常會選擇哪一類的書來閱讀:
A。愛情小說(3分)
B。科幻小說(1分)
C。笑話大全(2分)
(6)你和情人或好朋友打電話通常多長的時間:
A。半小時以上(3分)
B。15分鍾左右(2分)
C。5分鍾以內(1分)
(7)見到流浪路旁的小狗或小貓,你會有什麼感想:
A。它真可憐,如果我可以領養它就好了(3分)
B。極其討厭這些動物(1分)
C。沒有任何特別感覺(2分)
(8)你最喜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A。紅色(2分)
B。黑色(1分)
C。熒光色(3分)
(9)宴會上,某人當眾讚美你的優點,你會感到:
A。飄飄然,連酒杯也拿不穩了(3分)
B。對讚美者報以溫和的微笑,但內心卻半信半疑(2分)
C。感到有一點“不知所措”,因為你覺得很尷尬(1分)
(10)假如你的情人等你的生日過了以後才送禮物給你,以試探你是否容易動怒,你知道後的反應是:
A。熱情地對他(她)說:“你真有趣”(3分)
B。覺得自己好像被戲弄而不甘心(1分)
C。默不表態,等待下一次機會回敬他(她)(2分)
計分評估:
25分以上:你是一個極熱情的人,熱量足以製造“高溫季節”和“高溫環境”,使不少人對你注目和樂於親近。擁有這樣的分數,你的性格比較開朗、豪放。如果你是位事業心很強的人,相信定能憑借這份“熱力”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幫助自己在事業上大展宏圖。
20~25分:雖不是一個特大號的“暖爐”,但那又幽默又風趣的個性也會在適當的時候流露出來,給人一種頗為親切的感覺。尤其在宴會上,你必能發揮蘊藏的熱力。但你也有“低溫”的一刻,小心別發脾氣,那樣會把人嚇壞的。
15~20分之間:當然不是熱情的人,但也未必是一個“冷血動物”,隻是你不願意將心中的感情表現出來。而你有一個優點,就是不容易發怒。所以,朋友與你在一起的時候,都會覺得你頗有情趣。
0~15分之間:熱情奔放幾乎和你絕緣,都是因為你不敢放開一點去做人。請小心改變一些自己的處事態度,不然你會和“社交”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