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的父親留給他一座美麗的森林莊園,他一直為此自豪。可是不幸卻發生在一年深秋,一道突然而至的雷電引發了一場山火,無情地燒毀了那片鬱鬱蔥蔥的森林。
傷心的保羅決定向銀行貸款,以恢複森林莊園往日的勃勃生機。可是銀行拒絕了他的請求。沮喪的保羅茶飯不思地在家裏躺了好幾天,太太怕他悶出病來,就勸他出去散散心。
心情煩悶的保羅走到一條街的拐角處,看到一家店鋪門口前人山人海,原來一些家庭主婦在排隊購買用於烤肉和冬季取暖用的木炭。看到那一截截堆在箱子裏的木炭,保羅忽然眼前一亮。回到家後,保羅馬上雇了幾個炭工,把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木炭,分裝成1000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銷店,沒多久便被搶購一空。保羅從分銷店那裏拿到一筆錢,在第二年春天的時候購買了一大批樹苗。終於,他的森林莊園,又變綠了。
堅韌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戰勝挫折需要堅韌,意誌堅韌可以戰勝任何挫折,可以讓人頑強地麵對失敗。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有遇到挫折的經曆,挫折會讓我們感到失敗和無助,然後產生自卑感,自我否定,影響我們實現夢想。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挫折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而不是向挫折屈服。現在緊張的生活節奏讓我們經常陷入煩惱和焦慮中,雖然我們不斷要求自己提出解決的辦法,可是卻往往陷入怪圈找不到方向,讓我們有消極的感覺,產生挫敗感。
隻有堅韌能讓我們體會到戰勝挫折的快樂,而戰勝挫折的過程就是保持堅韌狀態的過程。麵對挫折而不退縮,保持擁有堅韌品德的人,可以麵對來自任何方麵的挫折而不畏懼。因為你可以把挫折看做是高山,堅韌的意誌力會讓你登上這座山,並能輕易地翻越它。我們都知道“有誌者事竟成”這個道理,它告訴我們戰勝挫折、和挫折作鬥爭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有堅韌的意誌,有堅持到底的決心。
堅韌就是堅持到底的意誌,是一種頑強的意誌力量。任何意誌都不是一時產生的,是需要點滴積累的過程。要培養堅持到底的堅韌,就必須先要做到積極主動地參與,才能做到集中注意力在所做的事情上,才能做到堅持到底。
樂觀的人在挫折麵前,會更加堅韌,堅韌是一種積極向上和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抱著這種態度去生活的人,能經曆任何挑戰,因為他們是從樂觀的角度看待身邊的一切的,他們相信風雨之後一定能再見彩虹。麵對挫折和失敗,你是打算放棄呢?還是當做考驗繼續努力呢?人的一生不可能隻有成功的喜悅,而沒有挫折和失敗的經曆,畢竟“失敗是成功之母”。
一個人如果能把挫折和失敗看做是生活的挑戰,能接受這種挑戰,並能重新振作起來,就能朝著既定的目標繼續前進,而這個過程就需要擁有堅韌的性格以及不屈的精神。堅韌代表的是自信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這種態度可以幫助我們戰勝挫折和失敗,戰勝一切。堅韌實際上就是一個人如何看待挑戰,如何對待屬於自己的命運之路。
實現夢想需要我們在心裏記住自己的夢想,想著如何實現這個夢想,想著遇到障礙的時候如何應對。暴風雨是可怕的,但隻要記得風雨之後就一定有彩虹,那麼再大的風雨也阻止不了你的腳步。隻有不畏任何挫折、失敗和挑戰,擁有堅韌的態度和意誌力,才能讓你的人生之旅充滿風雨之後的陽光。
要堅持,當然要有目標。培養堅韌的性格首先要有堅定的目標,不因為外部或自身原因而改變自己的夢想,影響自己的目標,並且要有強烈渴望達到目標的精神,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堅韌需要自強不息,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並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有了正確的判斷,就可以鼓勵自己堅定不移地堅持到底,而不會因為盲目影響了堅韌的意誌力。
當你把努力和奮鬥當做習慣,把人生中的挑戰當做習慣,就能自然地讓自己采取行動,並且能堅持到底。
美國前總統柯立芝在其晚年的人生回憶錄中寫到:“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取代頑強和堅韌。才能不可以——懷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無成的天才也到處可見;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斥著學而無用、學非所用的人;隻有頑強和堅韌,才能無往而不勝。”
這是一個殘酷的世界,到處充斥著商業與金錢,物質將我們的精神湮沒。然而,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生活的時代,我們同樣不能逃避真實的存在,我們隻有艱難且認真地去適應它。這是我們的宿命。即使我們都不願意承認,可事實就是這樣:我們隻是芸芸眾生中平凡的一員,我們絕大部分人要過著簡單而枯燥的生活。為了生活,我們不得不去麵對那些並不喜歡的東西,接受我們並不認同的觀念。
在生活中、工作中,我們可以失敗,甚至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但我們絕對不能丟掉信心,不能丟掉頑強和堅韌的精神。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卓越的人有一大優點: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詩人但丁也曾經說:“我推崇勇氣、堅韌和信心,因為它們一直幫助我,對付我在人世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難。”也許我們算不上卓越的人,但隻要有了頑強和堅韌的精神,我們就可以像狼一樣勇敢地麵對所有的困難和挫折,並且去戰勝它。即使我們沒有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那也不是我們自身的原因,至少在精神上我們是卓越的。
當你遭遇挫折時,你所要做的,就是擁有頑強和堅韌,用信心和毅力支撐下次的行動。許多人都認為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攀登珠穆朗瑪峰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因為甚至有許多人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即使登上山頂的人也是空手而歸,這實在是一件不劃算的事情。但在記者采訪一位登上珠峰的隊員時,他說:“當我登上珠穆朗瑪峰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什麼也沒有征服,征服的隻是我自己。”其實,這種行為就是要證明人類的能力,證明人類頑強和堅韌的能力,給人類以鞭策、鼓勵,激發人們的勇氣。
麵對困難和失敗,我們隻能以頑強和堅韌自勉。
有了頑強和堅韌,並不等於就取得了成功,成功需要機遇。但成功者一定都有堅韌和頑強的精神。美國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東兼公司總裁戴維·霍華德·默多克,小時候由於家境貧窮,隻接受過相當於高中程度的文化教育。對於他來說,資本、學識、家境、機遇都不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默多克曾經用兩個單詞概括自己成功的秘密:頑強與堅韌。與默多克共同經營一家房地產公司的一位朋友說:“戴維最大的財富,就是他所具有的頑強與堅韌的精神。”要生存,就要進取;要成功,就要堅韌,默多克就是憑借這種自強不息,向挫折、困難挑戰的不屈毅力,才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不論是曆史還是今天,不論是在什麼領域,凡是獲得大成就的人,都經過了一條必經之路,那就是從自願自覺走向堅韌不拔、艱苦卓絕的努力,最後才能夠達到一個極高的境界和成就。
人做事情常常會有兩種狀態,一種是自願自覺去做;另一種是盡管艱難卻不得不去做、堅韌不拔地去做。肚子餓了我們會去吃飯;困了累了我們會去睡覺;快樂的地方隻要有機會我們會去尋找,比如電影院、遊樂場或名勝地。這些都是自願的事情,人性所趨的事情,可能每一個人都不會例外。但如果隻是吃喝玩樂,我們就會逐漸失去活力,甚至體會不到生命的美麗。生命的美麗來自進步和成就,隻有進步和成就才能使我們感到生命存在的意義。人類是希望進步和取得成就的動物,進步和成就包括經驗的積累、精神的培養、學識的增加、智慧的獲得、人格的塑造等,當然也包括世俗的財富、名聲和地位的獲得。但所有這一切並不是天生帶來的,都需要後天的努力才能獲得的,而努力在大部分情況下是違反人性趨向懶散的特性的,因此是麵對現實的一種不得不做的行為。
但是,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比如我們常常發現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有獲得進步和成就的能力。我們不難發現周圍的有些人,能夠把學習本身當做一種樂趣。你會不會吃驚於班內的一些同學,能夠日日夜夜學習而不知疲倦,樂在其中?這裏麵不乏因為老師的表揚而強化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但也可以反過來說,正是因為他們樂在其中地學習,所以成績優秀,所以受到了老師的表揚。人確實天生有不同的愛好,因此逐漸向不同的方向發展,正所謂性相近、習相遠。比如有的人喜歡語文,有的人喜歡數學,有的人喜歡遊泳,有的人喜歡下棋,各種不同的愛好使人們自願自覺地向自己愛好的方向努力,最後常常能夠取得成就,這就是俗話所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一個人找出自己的興趣所在,並且自願自覺地去做,就更加容易取得成就。
但如果到此為止,事情就太簡單了,大家隻要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就行了。但現實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不一定就是能夠取得成就的事情。首先感興趣的事情有的時候並不是好的事情,比如說你一天到晚泡在打遊戲中,通常不太容易把自己打成另外一個比爾·蓋茨。比如說你一天到晚喜歡喝酒,通常不太容易把自己喝成濟公那樣的智慧人物。其次是感興趣的事情就算是好事情,你也不一定就能夠做出好的成就。世界上無數的人喜歡下圍棋,但能下到像聶衛平那樣的人屈指可數;世界上無數的人喜歡研究數學,但能研究到像陳景潤那樣的人寥若晨星;世界上有無數的人喜歡舞墨弄畫,但能夠畫到像徐悲鴻那樣的人百年一遇。很多人說這是因為人的天分不同,但天分的作用隻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所有獲得大成就的人,都經過了一條必經之路,那就是從自願自覺走向堅韌不拔、艱辛的努力,最後才能夠達到一個極高的境界和成就。
我們每個人都有爬山的經曆,如果我們爬一座小山,可以用散步的心情一邊欣賞風景一邊爬上去,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但如果我們要爬上泰山或黃山,即使你非常自願自覺地去爬,也會爬得你氣喘籲籲,汗流浹背,盡管景色很美,有的人可能就會中途放棄;如果我們要爬珠穆朗瑪峰,那就絕對不僅僅是自願自覺的問題了,這需要我們付出所有的精力、體力、耐力,堅韌不拔的意誌和麵對絕境的決心,還要做好付出自己生命的準備。有一個人去攀登珠峰,爬到一半就已經無數次地想要放棄,但想到之前所有的努力以及內心的自尊,被絕境激發出來的勇氣讓他堅持了下來,讓他願意用生命去博得登上珠峰的榮耀。後來他用一句話來形容當時的心情:到了那種時候,死了也得往上爬。
凡是做出大事業的人,也許剛開始是出於愛好和興趣,自覺自願地去做了,但到後來自覺自願已經退到其次,堅韌不拔的勇氣和意誌開始越來越占上風,自己對自己的承諾,別人對自己的期待,使自己不得不努力前進,不斷突破自己的局限。那是一種怎樣的堅定不移啊!一個遊泳奧運冠軍在談到她在遊泳池裏矯健的身手時,她眼中的眼淚都要出來了,她說:你知道我身上有多少傷痕嗎?你知道有哪一個運動員的身上是沒有傷痕的嗎?小時候隻是因為喜歡遊泳,但後來整整十年就是為了奧運會的那一刻。知道為什麼獎牌套在運動員脖子上的那一刻,他們的眼中會充滿淚水嗎?因為他們之前遇到再大的傷痛也沒有流過眼淚。聽到這樣的話,再對比我們自己,很多時候,我們看似天大的困難其實不過微不足道,甚至沒有資格去流眼淚。
因此,凡是想要獲得大成就的人,也許從自願自覺到堅韌不拔是你們的必經之路,也許隻有當你被自己的努力感動得淚流滿麵時,你的生命才能叫做美麗的生命。
古語雲:“行百裏者半九十。”這是說,成功需要堅持不懈、堅韌不拔,否則就會半途而廢。許多人正是因為沒能堅持到最後一刻,在離目標半步之遙時停住了腳步,與成功擦肩而過;而所謂成功者,不過是那些堅持到最後一刻、邁出了最後一步的人。
從古今中外許多科學家身上可以發現,他們的成功雖然各有不同,但在善於運用堅韌不拔的意誌這一點上卻是相同的。一個人如果下定決心做成某件事,那麼,他就會憑借堅韌不拔的意誌,跨越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成功也就有了切實可靠的保證。
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年輕時曾在一家電燈公司當工人。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要設計一種新型發動機。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妻子,妻子對他的發明研究很支持,鼓勵他說:“天下無難事,你就試試吧!”她把家裏的舊棚子騰出來,供他試用。
福特每天下班回家,就鑽進舊棚子裏做發動機的研製工作。暑往寒來,冬天舊棚子裏奇冷,他的手凍成紫茄子,牙齒在寒冷中“格格”直響,條件可算是惡劣極了。可他對自己默默地說:“發動機的研究已經有了頭緒,再堅持幹下去就能成功。”
亨利·福特在舊棚子裏苦幹了3年,這個異想天開的稀奇東西終於問世了。1893年,福特和他的妻子乘坐著一輛沒有馬的“馬車”,搖搖晃晃上了大街。從這一天起,汽車這個對整個世界都產生深遠影響的新工具,在亨利·福特堅韌不拔的努力下誕生了。
一般人經過短暫的努力之後會感到神疲體倦,然後就想半途而廢。其實,人的巨大潛力絕不僅止於此,隻要多努力一點,就可以獲取更多的能量。就像汽車的油門,隻要我們用力踩下去,便會產生巨大的衝力。人也是一樣,隻要我們多督促自己一些,多堅持一段時間,便會發現自己潛藏著無限的精力。一旦我們堅持定會得到驚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