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品牌哲學:有信譽企業才有生命力(2 / 3)

從胖東來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他的成功不是偶然,就是依靠極致的服務來贏得用戶的心。極致的服務不需要大量的金錢來堆砌,而是為用戶提供一些最為迫切的需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換用戶的情感。口碑營銷就是建立在極致的服務基礎之上,是進入並了解對方的內心世界,彼此都可以感同身受。

3.不管困難多少,都要建立自身品牌

柳傳誌哲學語錄:

我們買別人的品牌,主要是為了帶動自己的品牌發展。我希望有一天,聯想品牌也可以像IBM品牌那樣,在全球範圍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經典再現

當今社會,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變成了品牌的競爭。對於一個企業而言,要想持續發展下去,就要有“拐大彎”創建自主品牌的勇氣。

2008年1月,聯想品牌調整計劃正式實施。這項計劃的實施,意味著聯想原來的天逸、旭日等產品名稱將逐漸淡出大眾的視線。此前在全球範圍內大力推廣的“Lenovo”將變成公司的品牌名稱,Think和Idea將作為聯想產品的兩大強勢子品牌出現在消費者的視線中。

對於這項品牌調整計劃,聯想集團的總經理楊元慶解釋道:“今後聯想集團在全球範圍內都將隻有Think和Idea兩個子品牌。其他子品牌將會逐步過渡到這兩個品牌之下。也就是說,聯想集團原來的揚天、天逸、天驕、鋒行等子品牌將全部退出聯想電腦曆史的舞台。”

為了讓自己的子品牌Think與Idea保持同步發展,聯想集團在命名時還采取了相似命名法。最終,聯想集團確立了ThinkPad和IdeaCenter兩個子品牌名稱。這樣,IdeaCenter就可以借助ThinkPad在商用市場的影響力,開展一係列銷售推廣活動。

為了擴大自己品牌的影響力,聯想集團最終選擇了與IBM公司合作。而在IBM公司的品牌影響力下,聯想集團的自主品牌也得到了飛速發展。正如席勒所說:“人隻有與巨人並肩前行,才會大有作為。”

當自己企業的品牌處於弱勢時,企業領導者要學著借助別人的品牌光環來提升自己。當樹立起自己品牌的形象後,要及時從強勢品牌的“庇佑”下脫離出來。

聯想品牌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首先,柳傳誌讓Idea借助Think的影響力合力發展;其次,柳傳誌對外宣稱ThinkPad是一個雙品牌(它由聯想集團和IBM公司共同擁有),以便消費者對ThinkPad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最後,柳傳誌告訴消費者,ThinkPad就是聯想旗下的品牌產品。按照這樣的步驟,聯想集團快速完成了換標工作。

《孫子兵法》中說道:“兵貴神速。”意思是說,隻有反應快速、行動快速的人,才能獲得成功。在短短三年時間內,聯想集團就完成了自主品牌建設工作,這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證明。

對於企業而言,不僅要學會用別人的品牌來帶動自己品牌的發展,還要在自己的品牌發展起來後,及時推出自己的品牌,隻有這樣,企業才能有長遠的發展。

延伸閱讀

在當今市場,當產品、服務或技術都不能成為競爭壁壘的時候,企業的信譽和品牌就成了阻礙對手進入的重要門檻。同時,在物品極大豐富的如今,絕大多數商品都不是市場上的唯一,顧客具有可選擇的餘地,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品牌就成了影響顧客購買行為的重要因素。

北京同仁堂是一個百年老店,中國醫藥界的一塊“金字招牌”。同仁堂創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1723年開始供奉禦藥,曆經八代皇帝。在300多年的風雨曆程中,曆代同仁堂人始終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造就了製藥過程中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享譽海內外。

開業之初,同仁堂就十分重視藥品質量,並且以嚴格的管理作為保證。1702年,創始人樂顯揚的三子樂鳳鳴在同仁堂藥室的基礎上開設了同仁堂藥店,他不惜五易寒暑之功,苦鑽醫術,刻意精求丸散膏丹及各類型配方,分門彙集成書。

樂鳳鳴在該書的序言中提出“遵肘後,辨地產,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為同仁堂製作藥品建立起嚴格的選方、用藥、配比及工藝規範,代代相傳,形成了同仁堂良好的商譽。

300多年來,同仁堂為了保證藥品質量,堅持嚴把選料關。起初,北京同仁堂為了供奉禦藥,也為了取信於顧客,建立了嚴格選料用藥的製作傳統,保持了良好的藥效和信譽。新中國成立後,同仁堂除嚴格按照國家明確規定的上乘質量用藥標準外,對特殊藥材還采用特殊辦法以保證其上乘的品質。

例如,製作烏雞白鳳丸的純種烏雞由北京市藥材公司在無汙染的北京郊區專門飼養,飼料、飲水都嚴格把關,一旦發現烏雞的羽毛、骨肉稍有變種即予以淘汰。這種精心喂養的純種烏雞質地純正、氣味醇鮮,其所含多種氨基酸的質量始終如一,保證了烏雞白鳳丸的質量標準。

中成藥是同仁堂的主要產品,為保證質量,除處方獨特、選料上乘之外,嚴格精湛的工藝規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炮製不依工藝規程,不能體現減毒或增效作用,或者由於人為的多種不良因素影響質量,不但會影響藥效,甚至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仁堂生產的中成藥,從購進原料到包裝出廠有上百道工序,加工每種藥物的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工藝要求,投料的數量必須精確,各種珍貴細料藥物的投料誤差控製在微克以下。例如犀角、天然牛黃、珍珠等要研為最細粉,除滅菌外,要符合規定的羅孔數,保證粉劑的細度,此外還要顏色均勻、無花線、無花斑、無雜質。

從最初的同仁堂藥室、同仁堂藥店到現在的北京同仁堂集團,經曆了清王朝由強盛到衰弱、幾次外敵入侵、軍閥混戰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曆史滄桑,其所有製形式、企業性質、管理方式也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同仁堂經曆數代而不衰,在海內外信譽卓著,樹立起一塊金字招牌,真可謂藥業史上的一個奇跡。

因此,商道的根本是品牌塑造。企業賣的是信譽,而不是產品。雖然企業的品牌不是金錢,但它比金錢更重要。當消費者給予企業無任何企圖的讚揚時,口口相傳,企業便會有口皆碑,這就是品牌度。這種讚譽是無價的,是最可貴最可靠的市場資源。

4.奧運會,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

柳傳誌哲學語錄:

對於聯想集團而言,要想在全世界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最佳營銷方式是進行體育營銷。如果聯想集團能夠獲得讚助奧運會的殊榮,那麼聯想集團就可以借助奧運會在全球的影響力,提升聯想品牌的知名度。

經典再現

如今,很多企業都開始運用體育營銷這種新型營銷模式,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嚐試通過這種營銷模式來為自己的品牌宣傳。聯想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2004年3月6號,聯想正是和國際奧委會簽署合作協議,成為全球合作夥伴。這也是第一家和國際奧委會合作的中國企業。柳傳誌認為讚助奧運可以成為聯想集團收購IBM公司PC業務減小風險、平穩過渡的一種手段。“收購後的18個月,在外國市場上使用IBM的品牌,然後是雙品牌,並逐步過渡到自己的品牌,而在這個過程中2008年奧運會將舉辦,這給了聯想一次品牌國際化的很好時機。”

柳傳誌之所以選擇體育營銷還有很多客觀原因。在2001年之前,雖然聯想集團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PC製造商,但是聯想集團的品牌發展速度依然比較緩慢。而且當時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聯想集團如果不能在品牌建設工作上有所突破的話,很可能會被市場淘汰。

在內憂外患之下,柳傳誌決定與奧運結緣,采用體育營銷策略,事實證明,柳傳誌此舉是非常明智的。

針對聯想集團與奧運結緣一事,行業人士眾說紛紜。有人說:“聯想集團是在拿企業的生命開玩笑。”有人說:“對聯想集團而言,讚助奧運是一個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對於外界的評論,柳傳誌又是麼說的呢?

柳傳誌說:“聯想集團與奧運結緣,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大。在決定與奧運結緣之前,聯想集團所有層都曾對這件事進行過詳細分析。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在拿聯想集團的命運開玩笑。因為,我們決不允許聯想集團幹輸不起的事。”

為了成功與奧運結緣,聯想集團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麵均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首先,柳傳誌通過多方關係,做好了融資儲備工作;其次,楊元慶等人及時做好了內部人員的填補工作;最後,楊元慶負責對所有讚助產品進行最終的嚴格把關。

在充足的準備下,聯想集團最終順利實現了與奧運牽手的夢想。

笛卡爾說:“機遇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要想抓住取勝的機會,必須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果毫無準備,機會常常會悄然而逝。企業在推廣自己的品牌時,一旦確定了自己所要采用的推廣策略,就要全力以赴,做好準備工作。

延伸閱讀

對於企業來說,打造品牌始終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品牌就有競爭力。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品牌的重要性體現得更為明顯。馬化騰特別注重打造騰訊的品牌,2007年提出的“大回響、大影響”品牌打造戰略就是最好的說明。

馬化騰認為互聯網產業在經曆了“注意力經濟”“服務體驗經濟”後,將步入“影響力經濟”時代。在這個時代,更多的用戶生活在網上,他們希望借網絡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獲得共鳴,並找到積極回應的人,這種共鳴與積極的回應能讓他們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而蓬勃的力量。騰訊要做的就是為中國網民提供“大回響、大影響”的網絡互動平台,在這一年騰訊將“大回響、大影響”確立為最新的品牌口號。

騰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品牌打造戰略?這主要來自於很多普通網友給馬化騰的震動。

2006年,熱帶風暴肆虐我國湘南地區,十幾萬網友通過騰訊平台踴躍捐款、奉獻愛心;,同樣在2006年,很多的騰訊用戶自發組織QQ義工關注環保、公益、弱勢群體;2007年的除夕之夜,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同胞通過騰訊平台觀看春晚,共計50萬人次,他們通過騰訊這個平台與國內的親友在線守歲;“神六”發射的時候,有超過20萬的網友通過騰訊平台簽名祝福;在騰訊舉辦的“大河之旅”環保活動中,有30萬網友參與了保護黃河的網上簽名;同時,在這一段時間內,在騰訊平台上,越來越多的網民每天都在工作、學習、生活和娛樂,進行情感溝通。這些廣大的網民用戶不僅代表了未來,還代表了主流的價值觀念,他們推動網絡進入了社區時代。

正是在這些現象的促使下,騰訊宣布了“大回響、大影響”的品牌打造戰略,在確定了這一品牌打造戰略後,騰訊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大規模投放新的品牌廣告。同時騰訊還在這時對門戶、即時通訊、遊戲、個人空間四大業務進行了重新整合。整合的目的是全麵提升在線生活平台,使騰訊的“大回響、大影響”的品牌印象更深入人心。

事實上,“大回響、大影響”品牌打造戰略來自於騰訊對於企業發展戰略的思考。對此,馬化騰給出了三點解釋。首先,騰訊要成為一家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騰訊如此做就是為了承擔更多的使命和社會責任,依靠自身的平台和資源優勢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一份力量;其次,騰訊要依靠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提升網民的生活品質,為網民打造更便捷的生活方式;最後,騰訊要成為一家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企業。正是基於這三點,騰訊要切實開展“大回響、大影響”的品牌打造戰略。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騰訊“大回響、大影響”的品牌打造戰略實質上是依靠履行社會責任來塑造企業品牌。對於企業來說,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意味著企業品牌能夠更多地得到社會的認可。

5.品牌,不僅要唱響全國,更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