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無聊(1 / 2)

每個人存在於這個世界都有著不同的含義,無論何人,自存在於這食物鏈當中,就要盡職於自身的環節,無可替代.隻是,字典裏還有一個詞,那就是‘例外’...

1991年9月5日23時:某醫院傳來新生嬰兒地啼哭聲,此時雖是之初性善,但日後...

2011年:轉眼間也接近了弱冠的年齡,終日在家裏虛度光陰,鬱鬱寡歡,心裏暗自躊躇,無理想,不解日後所向.

2月22日:年假已過,舊時同學陸續返校,而己又敘上了那種乏味生活.每天都夢想著有一番作為,卻毫無做作.

"???""懶!!!"

"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躺在床上,麵朝天呆呆的仰望,腦子裏思索著人生道路的無數個可能性,沒有結果的發著牢騷.

同學們也陸續上學了,該怎麼辦呢?這無聊的日子如何打發?幾年前的遠大誌向早已消失殆盡,無所事事,留下了陣陣空虛.

沒能力?噢,不!是沒動力.

接受義務教育的時候,無論任何一個學生都會想到日後的誌願和實際進入社會的真實狀況,在失業率如此高的繁重人口國家,一個既體麵`收入又可觀的職業是誌在必得的,在這期間每個人接受的教育和學習能力則至關重要,每日積累的多少會讓你在最後一天得到應有的回報.上個好中學,然後高中,再來大學,是每個學生的目標以及夢想,為了什麼?日後出人頭地的一份好工作.

好普通!其實都在度過一個平庸的人生.

不想日後成為無能之人,不想日後無法顧自生活,所以,雖然在家對著漫畫和電腦更為有趣,卻還是會為了職業技能好好學習.社會上的高層人士,基本也是現在成績優異或家族關係過硬的人,結果已被定性.

無聊的未來,乏味的人生,生存真是好麻煩,還不如一開始就未存在於這個世界,這就是一個已活了將近二十歲的‘我的消極人生觀’.

自兩歲家裏父母忙生意以來,便已走入一星期一回的私立自主學校.初至中學,不明為何大腦裏讓我太早想到未來社會上的黑暗麵,內時卻還是一個懵懂時期隻知道玩耍的孩子,當我明白些許的時候,我開始厭學.成績嚴重的偏科,讓我不得不放棄那定型的高層人士!我決定中途輟學去進修多種職業技能.其中之一:商美,當你用心在美術上下工夫,幾年的時間真的會磨損一個人的性格以及脾氣,我變的內向孤僻,脾氣好到無法形容,可誌向卻棱角全無,不知所措的我開始了網絡裏所謂的宅生活.

如此下去,卻不是辦法,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努力成為商界領袖,譬如比爾蓋茨`李嘉誠,打造一個品牌堪比沃爾馬的連鎖產業,亦或技能佼者,如帕爾曼(天生殘疾的提琴家),吉烏塞普`梅佐凡提(語言奇才)等.我不相信我的智商會比他們任何一個人低,但我明確知道我們之間的差別在哪裏.畢竟,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更為重要.而我莫說於那百分之一的靈感,連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我都絲毫做不到,如何有一番成就,想的如此徹底又打擊了我奮鬥的信心,我確實缺少一種決心,一種能讓我堅持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