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進行審問.
"秦XX"背挺直坐在椅子上,雙腿九十度的曲折,兩個胳膊肘自然地支在桌子上,雙手十指交叉,神情很平緩,沒有激動之餘.
"年齡?"
"27."
"與死者關係."
"下屬."
"職位."
"服裝店店長."
"今日10點50分左右,你曾與死者見過麵,有什麼要說的?"
"沒什麼,進貨單需要老板親自審核."
"什麼貨?"
"衣服."
"為什麼不用電話?"
"因為衣服的款式是有照片的."
"等等,我有點疑問."我察覺到些問題,插話打斷審問."李,讓我問個問題行嗎?"
"好的."
"你是?早上向我問路的那個人?"秦XX剛注意到我,驚奇地脫口而出.
"你早上見過他?"李聽後也問我.
"偶然碰到的."然後向秦XX提出質疑."先回答我的問題,為何你臨死者退房的最後十分鍾時,才來讓她審核?"問他的同時,我咬了下左手的拇指.
"因為...我今早才記錄好進貨單,做好以後就給老板打電話,叫我過去找她."男士稍微停頓了一下.
我心想:一瞬間進行停頓,顯然是思考後所答."好了,李,你繼續."
"你是如何得知她已死亡的?"
"下午通報家屬以後,她的父母來到店裏向我詢問."
"你為何會自動來到警局?"
"因為她死前與我相見,就算我不來,你們也會找上我的,所以直接來解釋清楚."
"可以了,你留先聯係方式,然後先回去吧."李警員認為沒什麼問題.
當一個人在敘述自己一天或者半天的日程安排時,難免會犯幾個錯誤,或者是將兩件事情前後顛倒,或者幹脆是將一件事情徹底遺漏掉,因為記住一個時間段內的所有細節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這與人的大腦構造有關,除非是受過特殊訓練的人,否則任何人在敘述一個時間段內發生的事件時,都會反複糾正自己的錯誤,然後才能將思路理順.
比如,他們會說:"我帶公司後打開電腦...不是,我之前還倒了杯水."諸如此類.而說謊者從不糾正自己的敘述,因為那都是他們早已編造好的,並且在頭腦中反複驗證了好幾遍才拿出來講的,所以此等情況,他們是絕對不會說.等一下,我說錯了,其實..."這樣的話.
因此,我認為這個人在說謊,李結束審問時,我再次開口插話."慢著,我還有個問題."
秦XX顯得很不情願,眼睛閉上扭了一下脖子,嘴裏發出嘖的聲音."什麼?"
"她的父母到店裏找你?"
"如你聽到的."
"她的父母為何知道你在店裏?你萬一不在呢?"
"我是店主,當然要每天在店裏經營."
"沒有營業員嗎?"
"老板有很多家服裝店,我是主店店長,營業員當然有,不過店長是要親力親為的,不然雇我們何用?"
"那就對了,請問你幾點回的店鋪?我給你個建議,不要試圖隱瞞實情."
"......"他沉默了幾秒鍾,然後開口."離開...旅店就回去了,不,中途在路邊吃了些東西,你知道路邊有些小吃還是很美味的,而且今天我早早準備就來到這裏,也沒有吃早飯."話有些斷續,而且比較羅嗦,敘述的同時眼神不敢與我正視,有意識的微微側頭.
"請問你幾點回的店鋪?"
"離開旅店,中途路邊吃了些東西,然後回到店鋪."
"請問你幾點回的店鋪?"
"...離開旅店,中途路邊吃了些東西,然後回到店鋪."
"請問你幾點回的店鋪?"
秦XX氣憤地起身用力拍向桌子."你已經問過很多遍了."
我右腿抬起,腳踩在椅子上,下巴頂著膝蓋,左手抓著腳踝,右手自然地向下搭聳著,然後語氣比較平淡的進行說明."通常情況下,人們在交談時總是盡可能的使話語的語義信息保持適當的狀態,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而是根據對方的需要來提供信息,往往不會提供對方不太需要或是不太重視的信息.但是,當我問出你所無法掌握的,也就是你無法猜測到我所詢問的信息,你並沒有一開始做好準備,以至於你提供過量的信息呢,清楚嗎?"
"...我不清楚,我也不需要清楚."
"你需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