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裏的小公主步入青春期,生理與心理的變化讓她變得大為不同:愛美、逆反、對生理發育的困惑、親子關係變得緊張、心理焦慮、選擇朋友、人生觀和價值觀等問題相繼出現了!媽媽們開始找人交流經驗,爸爸們則是無從下手……如果說青春期是孩子情緒和心理變化的動蕩期,那麼這個時期也正是爸媽教育方式的成長期。這本《女兒青春期,爸媽要處理好的100件事》直接切中青春期女孩的各個要害,每一個問題分為四個版塊,分別是“女兒遇到的事”、“女兒的心理秘密”、“爸媽來反思”、“聰明爸媽這樣做”。書中通過一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案例對各年齡段的青春期女孩的生理和心理進行了專業性的分析,並提供了解決問題的具體的方法,相信爸媽們一定能從中得到明確而有效的指導。
幾年來,我一直在為青春期的孩子們寫書,作為一名青少作家,一個母親,我在不斷地與爸媽和老師們相互交流著經驗,非常感謝爸媽們對我給出的指導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認可與支持。這本書作為教育經驗的分享,能讓爸媽們更早地發現女兒的成長問題,了解女兒的成長心理,告訴爸媽如何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讓女兒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成長,讓女兒學會勇敢自信地去麵對生活並成為一個睿智的女孩,使她度過一個健康而快樂的青春期!
爸媽們如果想知道的更多,或是遇到了新的問題,“媽媽幫”很樂意與您交流!
媽媽幫QQ群:140133015微信公眾號:家庭教育媽媽幫薑秋月2013年12月第一章乖乖女變身逆反小刺蝟——正確引導逆反女孩許多爸媽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原本乖巧聽話的女兒,到了十幾歲就突然變得不聽話了,對於爸媽的管教,表現出強烈的反抗情緒。這就標誌著女孩進入了青春期。
青春期一個典型的表現是:要求獨立。女孩要求爸媽把她當成一個成人對待,這是確立自我意識的表現。小時候女兒對爸媽的話言聽計從,她會害怕爸媽的說教。現在長大了,有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媽媽說要往東,那她偏要往西。如果爸媽還是一味地用嚴厲的話語去管教她,必然就會引起她的對抗,致使女兒變成一隻難以靠近的“小刺蝟”。
第1件事
認為自己什麼都是對的
女兒遇到的事
曉曉今年初中一年級,原本學習壓力比較大,所以爸媽無論在學習上,生活中都非常遷就她,生怕有什麼事情會影響到她的心情,耽誤了學習。上初中之前,曉曉很乖巧,雖然有時候有點任性,但基本上都能聽從爸媽的安排,可最近,也不知道怎麼了,曉曉像是變了個人,不管大事小情,她再也不願意聽從爸媽的安排,而是有了自己的主意,並且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
周三一大早,外麵下著濛濛細雨,媽媽讓曉曉穿那雙黑色的旅遊鞋,曉曉卻堅持要穿白色的那雙,雨天泥濘,淺色比較容易髒,媽媽怎麼勸曉曉都不聽。結果可想而知,晚上白鞋變成了“灰鞋”,媽媽無論怎麼用力也刷不出它本來的樣子了,好好的一雙鞋,就這樣報廢了。曉曉卻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錯,她覺得,隻要漂亮就可以,至於洗的幹淨與否,根本不是她考慮的事情。
還有一次,媽媽找到一位補習老師給曉曉補習外語,可是上了一次課以後,曉曉說什麼也不肯再去上課,原因是那個老師的講課風格完全不適合自己。媽媽已經交好了補課的費用,可曉曉才不管這些,到了和老師約好的時間,沒辦法,媽媽隻能去向老師解釋和道歉。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現在的曉曉實在是讓爸媽頭疼不已。
女兒的心理秘密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有兩麵性的,有很多價值觀都是相反的,他們切身體驗著這種矛盾帶來的煩惱,也許,他們的選擇是幼稚可笑的,但這些可笑的思想都是孩子獨立思考的結果,打上了他們獨特的思維烙印,尊重孩子就是從允許他們犯錯開始的。
青春期的孩子想要尋找成人感,希望爸媽把她當成大人來看,她這樣做,實際上是想要爭取自己的地位,所以才堅持自己的意見。她覺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正確,隻要自己堅持己見,用這種堅持來“打敗”爸媽,就能提升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像曉曉這樣一味地強調自己的意見是青春期女孩比較常見的行為,是她想要建立自己在家庭中重要位置的一種表現。其實她也不一定真的認為自己是對的,隻是在向爸媽“示威”:你不讓我幹的,我偏去幹。這是青春期孩子正常的逆反現象。
爸媽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