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守治療的理論依據
近年研究發現,DLSS主要病理變化為腰椎退變與失穩。其症狀產生的機製,主要是狹窄的椎管對神經組織產生直接的機械效應和通過損害神經組織的血供所產生的間接效應。有學者指出,缺血對神經功能的影響甚於壓力本身。因此,椎管狹窄的發病機製可能是由於神經根管營養的損害,輕度壓迫造成微靜脈和毛細血管的血液瘀滯,代謝產物在神經組織內的聚集所致,而這些代謝產物本身也可致痛。在休息狀態下,受壓迫神經血流恢複,代謝產物被清除,疼痛可迅速消失。這種神經根的功能性缺血,不僅是間歇性跛行的病理生理基礎,也為DLSS保守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
六、如何進行保守治療
鑒於上述理論,一些專科醫院多采用保守療法。關鍵不在於解除神經組織所受到的機械性壓迫,而在於改善椎管內外各組織的血液循環,特別是增進對神經組織的血液供給,消除或減輕突入椎管內軟組織的炎性或壓迫性水腫,並加強椎管周圍組織的穩定性。具體方法是:①休息是最好的治療:DLSS不少都合並腰椎骨刺或腰椎間盤變性突出或兩者皆有。按摩,尤其是不當按摩,可造成椎管內神經等組織的牽拉、刺激,加重炎症和水腫,故不宜按摩,以臥床休息兩周為妥。②藥物治療:可以服用根痛平顆粒,是通過中醫理論,活血化淤,改善局部微循環,軟化增生,消除局部水腫,粘連,無菌性炎症,使椎管管腔相對擴大,減輕對脊髓的壓迫,這種療法不僅對DLSS有肯定療效,而且對合並腰椎間盤突出及腰椎骨刺者同樣療效。
(第六節)腰椎骨質增生
一、腰椎骨質增生合並腰椎間盤突出等症可以治療嗎骨質增生在腰椎的不同地方麵會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臨床上因為腰椎骨質增生可見的並發症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含脫出、突出和膨出)、腰椎管狹窄症、坐骨神經痛。腰椎骨質增生同時還有腰椎間盤突出等其他病症的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老年人得這樣的病,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體的退行性改變造成的,也就是機體老化,筋骨失養所導致。
二、腰椎骨質增生的臨床表現
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症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後根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體下肢放射。
三、腰椎骨質增生在X線表現
腰椎骨質增生在X線表現上多種多樣,為了便於診斷,我們將增生分為三度。
Ⅰ度:椎體角緣或椎突關節及腰椎關節麵邊緣輕度增生硬化,椎間隙及腰椎曲度正常。
Ⅱ度:骨質增生呈“唇樣”,椎體角緣為多發,左右及前後椎體間隙可不對稱,椎間隙可變窄,椎突關節麵硬化,不規整、腰椎序列可有輕度變直和後突等改變。
Ⅲ度:骨質增生程度加重,相鄰骨贅可相互融合形成骨橋,椎間隙變窄,椎體變形,腰椎體序列異常,生理曲度側彎,棘突間可互相接觸或形成假關節。
四、腰椎長了骨刺就一定有症狀嗎
腰椎骨質增生情況比較複雜。骨刺由於長在腰椎的不同地方而會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不過也不是隻要腰椎長了骨刺就一定會有臨床症狀,隻有當骨刺壓迫了周圍的神經根、影響到神經的通道、關節間隙、關節的活動及管腔大小時才會有症狀。臨床上因為腰椎骨質增生可見的並發症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含脫出、突出和膨出)、腰椎管狹窄症、坐骨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