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腎髒疾病的治療和預防(1)(2 / 3)

可能有些病人會想,傳統中藥或者中成藥沒有什麼副作用,假如用後可以消除掉紅細胞蛋白尿,豈不更好?主要的問題在於,這些方法正作用偏弱,比如,IgA腎病患者的IgA在腎髒的沉積是傳統藥物無法解決的,春去春又回,今年去了,明年條件具備又回來了,三番五次,讓人身心疲憊。某腎病醫院的微化中藥外敷滲透阻斷腎髒纖維化療法針對傳統中藥和現行西藥的不足采取中西結合互為補益一體化診療方案,在中醫傳統治療基礎之上高科技技術得到了良好的運用,真正達到了中西醫結合,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反複複發和傳統中西藥所產生的副作用。在腎髒病的治療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是其他治療方法所不及的。

二、治療腎衰的方法

自雙聯係統誕生以後,減少了換液時汙染的機會,腹膜炎的發生率已大大降低。腹膜透析療法以其簡單方便、可以延緩殘餘腎功能減退、病人社會回歸好等優勢,已經與血液透析一樣成為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之一。  陳伯患了慢性腎衰竭,醫生經過檢查,鑒於陳伯年事已高,且有心髒病,遂建議用腹膜透析。陳伯執意不肯,說:“腹膜透析危險,我不做!”原來,早在二十年前,他的哥哥也患有同樣的病,使用腹膜透析治療時並發了感染腹膜炎,後來不得不轉為血液透析治療。

20世紀80年代,當時腹膜透析袋雙聯係統尚未發明,腹膜炎發生率比較高,有的病人因反複發生腹膜炎導致腹膜透析失敗,不得不退出腹膜透析治療。自雙聯係統誕生以後,減少了換液時汙染的機會,腹膜炎的發生率已大大降低。腹膜透析療法以其簡單方便、可以延緩殘餘腎功能減退、病人社會回歸好等優勢,已經與血液透析一樣成為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之一。

某院腎內科主任介紹說,在終末期腎髒出現尿毒症臨床表現時,應做透析治療。透析液中的代謝廢物和瀦留過多水分隨廢舊透析液排出體外,如此間歇不斷地更換透析液,則可達到清除毒素、脫水、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的目的。待條件成熟時才做腎移植。

腹透的適用範圍廣,許多不適合做血液透析、有殘餘腎功能的患者可選擇做腹膜透析。由於無須進行體外循環,故心血管的穩定性好,適用於低血壓、低血容量、伴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髒病、心肌病、嚴重高血壓、嚴重心率失常和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是糖尿病及老年人首選的透析方法。另外,由於對飲食方麵限製較少,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影響小,且免除穿刺的痛苦,特別適合兒童患者。

教授說,從慢性腎功能衰竭一體化治療的角度來說,較好的選擇順序是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腎移植。由於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療都是對專業知識水平要求較高的治療方法,建議患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結合自身情況,由醫生幫助選擇透析方法。

三、治療過度腎炎變尿毒症

一次小小的感冒,因太謹慎,過度“醫療”,使一患有慢性腎炎15年原本相安無事的老“腰子病患者”,病情急度惡化轉為尿毒症,需要接受腎內科搶救治療。

據該科主任孫教授介紹:該患者患有慢性腎炎15年,腎功能穩定在150左右,身體無任何不適,平時還能堅持工作。由於近來氣溫變化無常,早晚溫差大,該患者出現反複感冒。最近一次又感冒了,體溫為37.5℃,家人考慮到患者是“老腰子病”,身體較虛,不能麻痹,遂用抗生素靜滴一周,同時口服抗感冒藥,一個星期後,感冒症狀消失,但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麵肢浮腫,再次到孫偉教授處複查肌酐已經上升到750,達到了尿毒症階段。

孫教授分析:過度“醫療”有時反而弄巧成拙,特別是原來有腎病的患者,更不能太過度,一感冒就用抗生素,一般情況下,普通感冒不需要用抗生素,隻有體溫超過38.5℃,血象升高時才可選用對腎功能損害小的抗生素。但無論何種抗生素,或多或少都會對腎髒產生不利影響,上述病人就是較典型的一例。

孫教授介紹:大多數腎病患者感冒後適宜辨證運用中藥治療,在補腎清利基礎之上酌加疏風解表之品,感冒症狀能明顯緩解,腎功能亦得以改善。如經上述治療症狀緩解不明顯或發熱持續不退者,就要到醫院請醫生進一步診治,慢性腎病患者最好請原診治醫生治療,這樣才比較安全。

專家指出,春夏交替季節,氣溫無常,感冒病人急增。專家提醒人們無論是正常人或慢性病患者假如感冒還應到正規醫院請專科醫生診治。

最新統計,三個尿毒症病人中有一個由糖尿病腎病發展而來。糖尿病和終末期腎病(即尿毒症)這兩種似乎不太相幹的疾病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係。糖尿病腎病已成為導致終末期腎病的首要因素。

(第二節)腎髒病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