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以上這些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加強自我修養,如多看富含哲理的書,多聽輕音樂,練練書法等,對提高自己的神經心理免疫均有益處,這樣才能處亂不驚、遇事不慌、平平淡淡地麵對人生。
四、有些腎炎患者要臥床休息
得了腎髒病之後,休息是一種十分重要的保護性措施。
休息的方式及持續的時間則是每位腎髒病患者極為關注的問題。
腎炎患者在整個病程中是否全都要臥床休息,則應視下述情況而定。
(1)水腫的嚴重程度:腎髒病水腫一般分為三種情況,即輕度水腫、中度水腫和重度水腫。如水腫僅局限於眼瞼或踝部為輕度;水腫擴展到下肢為中度;水腫蔓延到全身甚至出現胸、腹水,則為重度。中度以上水腫就應當臥床休息。
(2)有無心慌、氣短、咳嗽症狀:如出現這些症狀,表示肺部有淤血、感染或心力衰竭等嚴重情況存在,這時不但應臥床休息,而且要及時住院治療,以免病情繼續惡化。
(3)有無頭痛、頭暈、嘔吐症狀:如出現這些症狀說明可能患有高血壓,應及時測量血壓,如血壓確實高,則應臥床休息。如血壓急驟升高,可能出現腦水腫,使頭痛、嘔吐進一步加劇,還會出現抽搐或驚厥,此種情況更應住院治療。
(4)有無尿量減少或肉眼血尿:若尿量明顯減少,每日尿量在500毫升左右,或出現肉眼血尿如洗肉水樣,往往表示病情重篤,應臥床休息。
(5)有無其他檢驗異常:如血尿素氮、肌酸、肌酐明顯升高,肌酐清除率明顯降低,表明腎髒功能不良,也應臥床休息。
無論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凡出現上述一種或幾種症狀、體征,都應臥床休息,特別是急性腎炎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及早住院治療控製症狀,以免產生並發症。
至於臥床休息的持續時間,則要根據上述症狀、體征恢複的程度而定。急性腎炎一般休息2~3個星期,當血壓下降、尿量增多、水腫消退、肉眼血尿消失時,方可下床活動,但活動量不宜過大,可每日散步2~3次,每次20~30分鍾。如此持續2個星期,如症狀、體征不發生波動,則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仍要以休息為主,不可做過多的活動。急性腎炎一般休息不得少於3個月。慢性腎炎當水腫消退,血壓恢複正常,尿中紅細胞及管型消失,尿蛋白減少,腎髒功能基本正常時,可恢複負擔比較輕的工作。
五、小兒急性腎炎並發心力衰竭時的急救及護理當患急性腎炎的患兒在發病1~2個星期內出現氣促、肺底濕囉音、肺水腫、肝壓痛、心率快等症狀時,可判定為並發了心力衰竭。這主要是由於急性腎炎發作時水鈉瀦留、血容量增加所致,因此,其急救及護理的重點在於糾正水鈉瀦留,降低血容量。應用強心藥效果並不明顯。
對小兒急性腎炎並發心力衰竭的急救與護理措施如下。
(1)休息:這類患兒應臥床休息,定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心率及心律情況並記錄,以便了解和觀察病情。安慰患兒,盡量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和減少煩躁情緒。
(2)藥物治療的觀察及護理:利尿劑常用呋塞米(速尿)可減少血容量,使心髒容積減少,是治療這類心力衰竭的主要藥物。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強利尿劑易引起代謝失衡、水電解質紊亂等問題,尤其容易出現低鉀血症,因此,要注意觀察患兒是否有電解質紊亂的征象,如疲乏無力、直立性低血壓、呼吸窘迫等。患兒在出現以上症狀或使用排鉀類利尿劑時,要注意補充鉀鹽,補鉀可通過食物、口服10%氯化鉀或靜脈滴注15%氯化鉀進行,切忌靜脈推注鉀鹽。利尿藥的用藥時間宜安排在早晨或白天,以免夜間患兒排尿次數過多影響休息。由於急性腎炎多有水腫症狀,在需要肌肉注射藥物時,需壓迫局部組織,將水腫滲液推向周圍,用長針頭注射,拔針後要按壓片刻,以免藥物滲出。除了應用利尿劑外,必要時可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鈉以減輕心髒前後負荷。使用硝普鈉時,要注意藥物配製後立即使用,藥液不宜放置時間過久,輸液速度宜緩慢,要避光,同時要測量血壓等。若經保守治療無效,則需進行腹膜透析治療。
(3)注意飲食療法:這類患兒宜采用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蛋白質的攝入量應視蛋白尿的程度加以限製。嚴格控製水、鈉攝入,需用低鹽或無鹽飲食。
由於低鹽或無鹽飲食易影響患兒的食欲,因此,一方麵要讓患兒了解低鹽或無鹽飲食對其疾病康複的重要影響,以取得配合;另一方麵在烹製時要盡量注重色、香、味、必要時可用代鹽品,以增強患兒的食欲。
(4)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定期、定衣物、定計量用具測量體重,以便於了解病情進展情況。在給予氧氣吸入時要按氧療要求護理。注意觀察患兒病情變化,尤其夜間更是病情易變之時。同時,做好患兒的口腔護理、皮膚護理及其他生活護理,防止褥瘡及其他意外情況的發生。
六、慢性腎炎患者生活上應注意的問題
(1)樹立與疾病作鬥爭的信心:慢性腎炎病程較長,易反複發作,應鼓勵患者增強與疾病做鬥爭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療,戰勝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