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痔根斷治療:痔根斷是目前醫院中最常用的口服治療痔瘡之內服藥,它主要用於治療痔內的靜脈曲張,其主要成分可降低血管彌散和脆性,同時對局部靜脈淤積和低氧飽和有效用。該藥還含有番瀉葉的提取物,具有緩瀉作用,可避免糞便幹燥,刺激擦傷痔核表麵黏膜而出血,緩解痔瘡的不適症狀,服藥無明確禁忌,偶見心悸、眩暈、排糞窘迫及腸道紊亂,停藥後該副作用即可消失,對患有肝病及血液循環緩慢的病人療效欠佳。

3.坐藥療法(外用藥物)

外用藥物治療痔是中醫最古老的治療方法之一。常用的有栓劑及膏劑。

(1)栓劑:目前市場上已有洗必泰痔瘡栓、化痔栓、痔瘡寧栓、安那素栓等。使用時,隻要在栓劑上塗少許甘油或凡士林,即可用手指緩慢將栓劑送入肛門內。其作用為止血、止痛、收斂、消炎。此外,對直腸炎、肛竇炎也有治療作用。

(2)膏劑:臨床上多用馬應龍痔瘡膏、九華膏、四黃膏、黃連膏等。使用時,隻要將膏劑擠或塗在肛門齒線的內外痔上即可。其作用為消腫、止痛及止血。

中醫除常用的外用栓劑和膏劑外,還有中藥熏洗劑;西醫有抗生素軟膏及50%硫酸鎂液濕敷藥等,都具有消腫、止血、止痛的作用。這些藥物在臨床上隻能作為緩解症狀及手術治療後的輔助治療之用。

坐藥就是把藥物插進肛門內,讓其藥性發揮作用的一種治療法。但施行這種治療法應當注意,由於痔疾患者眾多,加上隨著科學的發展,醫學研究亦日益深入,因而各種治療痔疾的藥不斷麵世,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這些藥的效果究竟如何?患者應選購哪一種為宜呢?

在購買市麵上出售的藥物前,因種類繁多,故不可隨意亂買,應請教曾使用過好幾種藥、具有此類經驗的人,與之相談、商量較為安全。這是由於常見到因使用坐藥使臀部潰爛、發癢的患者。

當然你若能接受專門大夫的診斷,你就可取到適合你症狀的坐藥。

使用坐藥時,應在坐藥的前端預先塗上凡士林軟膏,身體橫臥,就能很順利地裝入肛門內,這是由於當背彎曲時,肛門孔較鬆弛的緣故。

有人由於安放姿勢不對,因而一是感到難以放入,二是有時雖然費了很大周折放了進去,卻又突然跳了出來。幾次下來就往往不再考慮使用坐藥了。

有此體會的人,大都是使用蹲式便器,蹲著插入坐藥的。

由於蹲著的上廁所方式,會自然地產生腹壓,並且異物接觸肛門,肛門括約肌便會反射性地自動縮緊。

4.坐浴療法

坐浴是用水浸泡肛門,以達到清潔的作用。痔是肛門的常見疾病,肛門又是人的消化道末端、排便的門戶,不論采用何種手術方法,為了防止傷口感染,清除糞便及腸道分泌物,都必須坐浴。

因此,坐浴成為肛門疾病治療的常規保護方法,它不但有治療意義,而且還有預防作用。假如人們每日睡前或早起後有坐浴的良好習慣,必能預防肛門的各種疾病,特別是痔的發生。

一般多用熱水坐浴,通過濕熱的作用,可以促進肛門直腸的血液循環,增強肛門周圍的肌肉運動,起到防治肛門疾病的作用。具體方法是:將一隻較大的盆或桶盛上熱水,後將臀部放入,接著用脫脂棉輕輕地擦洗。

坐浴時要盡量地將臀部攤開,並且稍微地運用腹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