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尿常規:來確定腎功能及代謝係統是否正常,是否有尿路感染,保證腎功能不會因手術而損害。尿常規中尿糖不正常者,應進一步做血糖測試,除外糖尿病,防止術後傷口延遲愈合或不愈合。

③便常規:確定便血狀況及寄生蟲情況,以判斷痔瘡是否會並有其他病症。

④肝功能及二對半的測定:加強對術者保護,或防止交叉感染肝炎病毒。

⑤心電圖:對青年人主訴或病史中有過心髒症狀者,或中年以上者,均應常規做心電圖,防止術中誘發或刺激加重心腦血管疾患。

隻有做到以上檢查,手術才有基本保障,預後才有可能良好。

(4)痔瘡患者手術前應除外的病:痔瘡患者手術前,應除外以下幾種病,方可行手術或藥物注射治療:

①直腸炎:即直腸部位黏膜糜爛,有點狀出血,黏膜不清潔,略微如水腫狀,大便有時有膿血。

②慢性結腸炎:多見腹部隱隱作痛,便黏液或便中帶膿血,纖維結腸鏡可見黏膜糜爛,有彌漫性出血點或潰瘍等。

③直腸癌:多見便血,大便形狀改變,指診可及黏膜有硬結,直腸鏡下可見癌塊或潰瘍麵,質硬,觸及易出血,邊緣不整。

④肛乳頭瘤:即由肥大的肛乳頭在慢性炎症及排便的刺激下,逐漸長大成瘤體,一般瘤體呈灰白色,有較長的蒂,但臨床中應注意少部分瘤體根部呈粗狀形狀與基底緊密相連,必須按齒狀線的解剖結構來加以仔細區分,以免按內痔手術治療。

⑤肛門淋病:肛門瘙癢,甚則疼痛,有膿性分泌物,取分泌物鏡檢,可見有淋球菌活動,這多數是由性病傳播而來。

⑥肝硬變、門靜脈血栓形成可引起門靜脈內壓增加,加之門靜脈係統缺乏靜脈瓣,可直接導致痔靜脈叢壓力上升,從而形成內痔及靜脈曲張性混合痔。此類病人是不宜采用手術切除治療的。由於引起痔的原因依然存在,並不能從根本上治愈,很快便可複發,而且在手術操作中及手術後容易並發大出血。因而,隻能采取保守的內、外藥物治療及紅外線照射、氣功等以緩解症狀。

(5)手術前後的準備工作:

①手術前做的檢查。為了使痔疾手術順利進行,任何一個痔疾患者在被確定要進行手術前,都應按照醫生的囑咐,認真做好手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手術時完全無痛感。通常是用低位腰椎麻醉,也有用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先消除臀部的感覺再進行手術。有少數人在麻醉消失後3~4個小時內多少會感到痛,但多數人隻要服鎮痛劑便不會感到疼痛。

②無需絕食。在手術前一天最好過正常生活,不必絕食或吃瀉劑,因肛門的手術無需清理大腸內部。假如糞便淤留,可在手術前進行50ml的灌腸,把便排出,清理直腸後,再動手術。

手術大約隻需15~30分鍾,故不必過分神經質。

③手術時的姿勢。一般情況下,痔疾手術有3種姿勢:即側式、截石式和折刀式。究竟應采取何種姿勢最為妥當,視患者情況不同而不同,但無論怎麼說,在此點上不要固執己見,應完全聽從手術醫生的指示。

截石式,可清楚看到肛門口,但助手會被病人的腳所妨礙而難以幫忙;折刀式,適用於同時為數人動手術的場合;側臥式,女性較不會害羞。各有其特長。

患者會感害羞是必然的,為了想徹底治療,采用可看清楚患部之截石式來進行手術較宜。

④手術後的排便:手術後的第3天早上便可進行排便,且由於醫生往往在前一晚均會給患者服通便劑,故無須忐忑不安。

有些病人擔心臀部一用力,縫口就會裂開流血,因而不敢用力。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手術後排便,要注意的是應及時清洗臀部,以防便渣留在肛門傷口處感染傷口。清洗要用溫水,不可用冷水。

住院後第3天便可入浴;一進浴缸,病人就會放心,連生病的氣氛也會消失。

住院期間當然也是患者保持安靜、治愈傷口的期間,更重要是便秘患者要過有規律的生活,以訓練自己每天早上排便習慣的期間。

除了醫院所供給的食物外,也要養成多吃蔬菜、水果,以順暢排便的良好生活習慣。

(6)手術後注意的事項:手術後除了每次排完便要及時清洗臀部外,在出院後的一段期間內,應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①勿做激烈的運動。

②禁止到處走動或長久坐在某一地方。

③有規律地排便。

④注意飲食衛生,防止下痢。

⑤定期上醫院檢查。

12.關於手術後遺症及預防

(1)後遺症:一般來說,肛門手術是安全無後遺症的,但有時因各方麵的原因,也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後遺症出現,雖然是極少數的現象,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經發現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常見的後遺症情況如下:

①肛門括約肌不全。動痔瘺手術切除外肛門括約肌,連肛門提肌也一起切斷時;或懷德赫特法手術,輪狀切除括約肌時引發的病狀。

②肛門狹窄。進行肛門手術時,是以小刀來切除患部,故會有某種程度的瘢痕。但有些病人的體質容易引起瘢痕性狹窄。即使以內痔核的結紮切除法,廣泛地切除黏膜,肛門依然狹窄。像懷德赫特手術後的整個輪狀傷痕,治愈後也會狹窄。而且,手術後的化膿現象,也是引起狹窄的原因之一。

③肛門變形。患痔瘺在切斷外肛門括約肌的一側時,肛門手術的那一側會變形。而且鬆弛。患複雜的痔瘺,外瘺孔很多時,手術後會呈凹凸不平,極易引起肛門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