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附錄高血壓病的氣功療法(2)(2 / 3)

(2)意念活動:意守(返觀內視)臍下三寸後深入,即丹田。

(3)吐納方法:胎息。

(4)要點:一升一降、一開一合,是動靜周而複始的表現程度,強調“有生有藏,全憑時機,一動一斂,務求圓滿順利”。意守在此,“神返身中氣自回”求得“回陽不漏”,氣歸丹田。

至於收功時間長短,要從全身停動起(主動與被動的),直至全身氣感消失止。不要草率收“兵”;要匆漏勿泄。收功完畢後,開目,稍散步。

6.注意事項

練功時,應鬆衣帶,穿平底鞋,不饑、不飽、選擇安靜、優美和空氣流暢的場所進行。酒後或心情不佳時,暫不練功。婦女懷孕或月經期,勿練。晨間,要空腹練功,並且在功前喝杯溫白開水。晚間睡前再練一次。經常與輔導員交流練功情況;必要時,請醫生臨時或定期測試血壓,做血脂、尿常規、眼底、心電圖等項目檢查,做到心中有數,以增強練功信心。

三、禪密降壓功

禪密降壓功是佛教中禪密功的一種派生功法,係禪密功傳人劉漢文老師傳授。它通過采天陽補氣,采地陰補血,通過調神、調息、調心三者有機結合,來通理三焦虛實,調和陰陽氣血,補命門,填真元,充髓海,通經絡,從而使陰平陽秘,氣血和暢,而起到穩固的降壓作用。本法運用於臨床療效十分明顯,屢經驗證。下麵將本功法簡介如下:1手足相對提按(1)導引動作:合目(以下各節皆同),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腳尖,稍外撇,體重落於雙足跟,以利放鬆身體和調整呼吸。兩臂微屈,腋肋空,肘尖略外撐,雙掌在胯前,手內勞宮穴(手掌心)與足湧泉穴上下相對,雙掌連續緩慢、輕柔地上提下按。

(2)意念活動:先意守氣海,後轉念於手內勞宮穴與湧泉穴,體察手足心的氣感。

(3)吐納方法:采用均勻、細緩、至無有寧靜的呼吸,慢慢達到:“似有似無,乃深長、無無”的“胎息”境地。

此法除站式外,根據身體情況,坐臥均可,但以舒適自然為前提。要常想常練,經常體察和保持氣感;既不要掉以輕心,放任目流,又不執著或刻意追求。

2疏通任、衝二脈

(1)導引動作:接上勢。兩掌下按,兩臂下落後,再由體側平舉至頭上,直臂上托,掌心向上。掌心轉向裏,雙掌一上一下一先一後,經麵、胸、腹部的正中線,沿任脈下落。

再分落於兩腳之上。手足相對兩掌上下提按。兩臂再上舉,雙掌上托後依前法下落,但雙掌經麵部落至胸前時,要左右分開,沿衝脈下落至胯前,然後再分至於兩腳之上,手足心相對,兩掌上下提按。

(2)意念活動:由體側舉臂至頭,意念於兩臂由水中擎出,水又順臂而下;直臂上托時,意想天降細雨;雙掌沿任或衝脈下落時,意念於細雨淋浴全身;雙掌分置於兩腳之上後,體驗雨水沿身繼而流人腳下深井之中。

(3)吐納方法:舉臂雙掌上托時,吸氣;雙掌沿任脈或衝脈下落直至分置於兩腳之上時,呼氣。

3疏通督、帶脈

(1)疏通督脈的導引動作與疏通任脈的動作相同,是沿身後正中線下落。

疏通帶脈的動作,是在疏通仟脈的雙掌沿身前正中線下落至臍部時,雙掌分開,先後交替用單掌(掌心向上),沿腰帶處向脅和身後劃弧各一兩次,兩掌收回,手足心相對,兩掌上下提按。

(2)意念活動:疏通督脈時,存意念於細雨通透脊髓,再流入地下井內,潛潛然、滴滴有聲;疏通帶脈時,存念於雙掌在水中劃動似有阻力,覺有冷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