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力性便秘的飲食原則
(1)供給粗纖維飲食。首先需要改變不適宜的膳食結構和飲食習慣,食物不可過於精細,應供給高纖維膳食,膳食纖維增加到每日40克,膳食纖維是使腸道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在腸道中吸水分,增加糞便體積和重量,刺激腸道蠕動,協助糞便的推進與排出。為了增加膳食纖維,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每天要多食用富含纖維的粗糧、雜豆、帶皮水果、韭菜、芹菜、菠菜、空心菜、蘿卜、白薯、大麥、蕎麥、玉米麵、海帶、豆角等。為進一步促進排便,可在膳食中增加吸水性強的洋粉凍、魔芋糕及魔芋精粉加水製成的魔芋漿,也可用點細麥麩。開始用麥麩每次可先用一小茶匙,根據情況逐漸增加數量。身體衰弱、腸肌鬆弛的老年患者,如不願吃過多的粗糧、蔬菜時,也可在膳食中加洋粉凍、果膠凍、魔芋漿,使腸內容物膨脹而增大體積促使腸蠕動有助於排便。
(2)增加飲水節。每日飲水6~8杯,使腸道保持足夠的水分,水可作為潤滑劑,膳食纖維在腸道充分吸收水分才能起到吸水膨脹,軟化糞便,增加糞便體積重量,刺激腸蠕動。每天清晨空腹時喝1~2杯溫涼的淡鹽水,可起到瀉熱通便作用。
(3)供給B族維生素。多食用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維生素B1可促進消化液分泌,維持和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排便,如粗糧、酵母、麥麩水、蔬菜、豆類及其製品等。
(4)多食產氣食物。多食易產氣食物,促進腸蠕動加快,有利排便;如洋蔥、蘿卜、蒜苗、生蒜、炒黃豆等,利用其產氣而增加腸蠕動,有利於排便。
(5)適當增加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能直接潤腸,為輕瀉劑且分解產物脂肪酸有刺激腸蠕動作用。如花生、芝麻、核桃,以及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脂肪總量可達100克/天。對老年人因體虛而便秘者,可采用香蕉、芝麻、蜂蜜等,經常食用,有潤燥通便的功效。此外,洋粉及其製品、銀耳羹等也具有潤腸通便作用。不宜食用油煎炸、烙、烤的食物,以免使腸胃“生熱上火”,可采用燉、煮的方法,可起到潤腸通便作用。
(6)每天應有充分的體力活動。體力活動和鍛煉能使全身肌肉強健,增加彈性,也增加腸肌的彈性,例如每天步行半小時,養成步行上下樓梯的習慣等,都是有益的。
(7)勿養成依賴瀉藥的習慣。瀉藥使食物通過腸道過快,減低了腸道對食物的吸收,致使多種營養素遭到損失,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及鈉、鉀與水分等,長期使用瀉藥。可使腸肌鬆弛變形,更會加重便秘。
(8)應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二、痙攣性便秘的飲食原則
(1)無纖維低渣飲食。因為刺激性食物能增加腸蠕動,故宜先采用無渣半流質飲食,然後可過渡到少渣半流、少渣軟飯等。低渣半流質飲食。禁食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和粗硬的食物,如粗糧、幹豆、圓白菜、韭菜、堅硬的水果、幹果等。
(2)適當增加脂肪。脂肪有潤腸作用,脂肪酸促進腸蠕動,有利排便;但不宜過多,應小於100克/天。
(3)多飲水:飲水及飲料,保持腸道糞便中水分,以利通便,如早晨飲蜂蜜水等。
(4)進食洋粉製品。洋粉在腸吸收水分,使糞便軟滑,有利排泄。如洋粉果汁凍或涼拌洋粉等。
(5)禁食刺激食物。禁止食用酒、濃茶、咖啡、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品,以免刺激腸道產生痙攣。柿子中含有較多的鞣酸不利於通便,應避免食用。
三、梗阻性便秘的飲食原則
梗阻性便秘如為器質性病變引起的,應首先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直腸癌、結腸癌等。假如為不完全梗阻,可考慮給予清流質飲食。飲食內容僅限於提供部分能量。在腸道有炎症潰瘍時,應暫采用少渣和低渣飲食,根據病情供給少渣半流質或少渣軟飯,以免刺激腸道炎症和病變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