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以上情況,要在選擇化妝品上下工夫:①宜選用名廠、名牌的化妝品。一般來說,名廠的設備條件優越,產品標準高,質量有保證。不輕信廣告,嚴防偽劣產品。在購買新型化妝品、藥效化妝品前,最好先征求一下皮膚專科醫生或美容化妝品專家的意見。②初次選購某種化妝品最好隻買一盒(瓶),用後無不良反應(主要是刺激性或過敏性皮炎)時再繼續購用。每次不多買,主要是由於一些化妝品,特別是霜、膏類化妝品,不宜長期貯存。大多數人主張以當年用完為宜。
③不要頻繁更換化妝品。假如由於過敏反應而不得不調換原用化妝品者,也要盡量弄清原用化妝品的過敏原,以免再去買含同一過敏原的另一化妝品。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得依靠專科醫生的專項檢查。選擇化妝品還要注意配套性和係列性。因此,最好能買同一牌號的係列品,以免互不適應。④要學會識別質量低劣、變性變質的化妝品。變質化妝品外觀上或多或少有變色、膨脹、混濁、起泡、變稀薄、變幹縮、裂縫、黴點、滲水等現象,或有酸敗氣味及其他怪味。⑤要盡量選用微酸性或中性的化妝品,因其與皮膚的酸堿度一致或接近。
(2)化妝者因素:主要是缺少化妝品的基本知識,在使用上又不得當。例如:①在化妝品使用上“張冠李戴”。如誤將指甲油塗在眼皮上。②使用方法不對。如塗得過厚或不均勻,在同時使用幾種化妝品時(麵妝多見),塗抹的順序顛倒、錯亂或混淆,忽略了其中的某一步、某一種,以及忘記卸妝等。③身體存在某種病理素質導致不良反應。例如有異位性皮炎素質者,即使皮炎未發作,在應用某種化妝品後,也可能過敏或誘發原患皮炎。某些有皮脂溢出、酒渣鼻素質的人,在停用水與肥皂洗臉而改用過多的清潔霜或潤膚霜後,也易患化妝品皮炎、光敏感皮炎或致酒渣鼻複發。④忽視化妝禁忌。如瞼緣炎患者塗用睫毛油,口唇皰疹患者抹口紅。此外,全身性疾病,特別是急病、重病、傳染病人,用化妝品後更易發生過敏等不良反應。避免發生上述反應,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何時能化妝、何時不能化妝,用什麼化妝品化妝、如何化妝才正確。
2.使用時注意事項
使用化妝品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懂得化妝的禁忌:①絕對禁忌。對已知致敏化妝品,特別是曾經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的化妝品,某些可能造成中毒的化妝品,如含鉛量高的染發劑等都絕不能用。②相對禁忌。
用化妝品後,可能出現一些比較短暫輕微的反應,如光敏感、皮膚紅斑、丘疹、色素變化等。遇到這些情況,可換另一種或另一牌號的化妝品。先小麵積試用,無反應時再擴大塗用。患全身病,特別是急病、重病時,不宜化妝,至少不應濃妝。麵部、唇部皮膚病或眼病未愈前,應暫停麵妝、唇妝、眼妝;或經過谘詢、會診,改用對所患疾病無害的化妝品。有些情況雖不算病,但也有的專家不主張用某種化妝品,如婦女妊娠期應禁用燙發劑。
(2)遵循化妝的要領:欲領會和掌握好化妝的要領,必須在以下12個方麵下工夫或多加考慮:①部位:這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化妝首先要明確化妝部位。前麵提到的張冠李戴,錯就錯在弄錯部位上。②目的:化妝分生活妝、工作妝、社交妝等,化妝目的各不相同。③劑型:首先根據部位,然後結合性別、年齡、膚色、氣質、臉型等來挑選化妝品的劑型(霜類、膏類、粉類、水類等)。④濃度:藥效化妝品,不僅要了解所含活性藥物,還要弄清其濃度。否則,濃度過低,無濟於事;過高,會招致刺激。⑤色調:不僅要確定紅色、綠色等,還要進一步決定是深紅、淺紅、粉紅還是暗綠、墨綠、青綠。挑選不準確,不僅化妝結果適得其反,還可能引起過敏反應。⑥厚薄:這對粉類化妝品尤其重要。過厚地“塗脂抹粉”,是誘發過敏的一個因素。⑦均勻:除了少數例外,化妝品應當塗布均勻;否則,不僅不雅觀,抹得過多的部位也易過敏。⑧順序:特別是麵部化妝,更要講究先後順序。應當先打粉底,後上胭脂。假如次序顛例,不但貽笑大方,還可能造成過敏。⑨次數:次數少了不足以維持化妝效果,多了會發生刺激或過敏反應。⑩維持:此與次數緊密關聯。需要維持時間長,化妝次數須多些。但與次數也不一定有必然聯係。有的化妝品,活性強,維持時間長,塗1次能管很久。這時要注意它們的“遲發”過敏現象。
配套:這與先用哪種、後用哪種,基本上是同一個問題。要搞清楚本來不致敏的兩種化妝品,用在一起時是否會引起過敏。⑥卸妝:不要帶妝上床。帶妝入睡會妨礙皮膚休息,也會增加過敏的可能性。少數需要在晚間持續發揮作用的藥效化妝品,經醫生認可,睡前不必除去,但仍要仔細注意觀察有無過敏。
總之,化妝“宜細不宜粗”。任何部位用化妝品都不可粗枝大葉、草率從事。麵部化妝尤其需要循序漸進,按部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