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疹病的治療和預防(4)(2 / 2)

請記住:化妝是為美,而要美就得精雕細刻。

六、預防過敏性疾病的關鍵

過去有人認為,身體不好者易受微生物侵襲、感染,身體好的人才會過敏。理由是許多濕疹、蕁麻疹等過敏性疹病患者,平素個個紅光滿麵,健壯結實,而他們一旦得了重病,原來的疹病症狀往往減輕,甚至不攻自退。這一觀點,實則大謬不然。

首先,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疹病,作為一種病態,牽一發而動全身,勢必影響以至損害健康。疾病本身與健康就勢不兩立。在前文雖也提過某某病無礙健康,但這隻是相對而言。色素痣好像無傷大雅,但一旦痣長大、長多,顏色深了,則有損儀表,亦即有損心理健康。色素痣若惡化成為黑色素瘤,其對健康的威脅和危害自不待言。過敏性疹病通常都很癢,有時還糜爛、滲水;有的病如蕁麻疹還可能伴有劇烈腹痛、呼吸困難、高熱,甚至是休克等,怎能不影響健康?更不用說像剝脫性皮炎、重症多形紅斑那樣的過敏性皮膚病了。

事情的另一麵是整個身心的健康、每一器官的健全都與皮膚這個全身最大器官的正常與否息息相關。全身狀況、各係統狀態,無例外地反映到皮膚上麵來,也就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地與過敏性疹病掛鉤。因而,保證全身每一係統、每個器官的健康、正常,是預防過敏病的上策。說明如下:(1)中樞神經係統:作為“發號施令”的“總司令部”,中樞神經係統操縱、控製和調節全身所有各個器官、係統的功能活動,當然也包括免疫係統,而免疫係統與過敏反應的關係十分密切是眾所周知的。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許多濕疹、蕁麻疹的起病、加重與複發,都和失眠、焦慮、憂傷、苦惱、緊張等神經精神異常聯係著。植物神經係統異常,可能直接引發過敏反應其中I型(立即型)過敏反應,尤其是這樣。有的學者經實驗證明,過敏反應發作,是過敏原直接對副交感神經刺激的結果。

(2)免疫係統:過敏反應大都是一種失常的免疫反應。盡管許多機製尚有待闡明,然而無論是中樞免疫器官(胸腺)或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結、脾髒等),也無論是細胞免疫或體液免疫,都緊密關聯和製約著過敏反應的發生與發展。艾滋病人之所以會發生那麼多種皮膚病,包括過敏病在內,就是由於病人有“聯合免疫缺陷”。因此,保持、維護免疫係統的健康,大大有助於預防各種過敏病,包括過敏性疹病。

(3)循環係統:心血管功能,包括微循環都很正常,就能通過血液循環及時向包括皮膚在內的各處組織、細胞輸送養料、抗體及製約和阻斷過敏反應的抗體和介質;還能及時從組織中運走廢料,包括致敏物質、過敏原。血液中的“清道夫”即各種免疫活性細胞也能及時“上崗”,以抑製包括過敏反應在內的種種有害免疫反應。

(4)呼吸係統:許多過敏原是經由呼吸道進入人體的。健康的呼吸道和呼吸功能,如支氣管上皮的纖毛運動、支氣管平滑肌的蠕動,以及咳嗽反射、鼻毛的攔阻等,均能有效地防止過敏原從呼吸道侵入。

(5)消化係統:與呼吸係統的作用相仿,也能清掃、排除大量進入人體的有害物質,包括多種致敏物。胃腸道的消化液和多種酶起著非同小可的分解、降解作用,使不少致敏物喪失活性。肝髒的解毒功能很強,由此可以解釋因何長期便秘者和肝硬變患者,常有嚴重的皮膚瘙癢症和濕疹、蕁麻疹等過敏病。

(6)泌尿係統:經尿排毒,自然包括排除各種致敏原。一些腎病患者,尤其是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其因而伴發特別頑固的瘙癢症、蕁麻疹,就是由於大量廢物、毒物滯留在體內不能被排除,從而成為致敏物。

(7)新陳代謝與內分泌係統:代謝功能失常,必然產生許多本不該有或雖該有但不應過多的物質,如糖尿病時的高血糖、高脂血症時的高血脂。這些物質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地誘發過敏反應。差不多每一內分泌器官的某種病都可能伴發或誘發過敏性皮膚病。以甲狀腺為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炎等都可激發蕁麻疹或濕疹,而月經疹、妊娠疹等,也經常反映性腺內分泌的某種病態和失衡。

(8)皮膚:健康的皮膚對預防過敏性疹病所起的作用自不待言。完整的表皮層、角質層,可阻擋一切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過敏原的入侵。表皮裏的角朊細胞(能夠角化的細胞),真皮裏的組織細胞、肥大細胞、淋巴細胞等,都是免疫活性細胞。這些細胞,連同它們生成的各種免疫活性物質,都能積極參與、調控皮膚裏的各種免疫反應,使之恰到好處:既清除有害物質,又不致因反應超強而發生過敏。

健康是一個整體概念。它意味著機體的每個部分及其組織、器官在結構上完整無缺,在功能上有條不紊。因此,維護每個器官的健康、正常,也就保證了整體健康,健康了就不易患病,其中包括過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