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強直性脊柱炎簡介(2 / 3)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髖關節受累的並不少見且常為兩側性甚至兩側膝關節亦被累,及其最終結果亦為屈曲強直畸形患者幾乎完全喪失獨立生活能力,不僅不能下地行走甚至日常生活如起坐躺下穿鞋襪等也非常困難。

典型的X射線改變為:骶髂關節間隙先加寬邊緣呈鋸齒狀,隨後變為模糊終至骨性強直椎間關節間隙模糊隨後關節亦融合由於椎旁及椎間韌帶廣泛骨化椎體邊緣骨贅相連成骨橋,但椎間隙仍保存椎體雖然骨質疏鬆但仍呈方形髖關節由於間隙變狹滑膜及軟骨病變而發生骨性融合。

【多次診斷】

根據病史主要臨床症狀(疼痛及關節活動受限終至強直)結合現任血沉加快類風濕因子陰性及HLA-B陽性參與診斷,多無困難但需與下列疾病腹腔鑒別:①類風濕性脊柱炎;多累及頸椎而骶髂關節及脊柱下段正常寰枕部有病變時,有時寰椎橫韌帶因炎症而變為鬆弛甚至剝脫斷裂可發生寰樞椎自發性脫位,引起四肢癱瘓②退行性脊柱病,多發生於老年人,表現為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與椎間盤接合部位骨質增生明顯甚至相連成骨橋。患者晨起時有脊柱發僵彎腰活動受限但不會發生骨性強直③椎間軟骨病表現為婦產相鄰椎骨上下終板硬化致密和軟骨結節椎間隙狹窄有真空現象。屬於退行性間盤病④氟骨症椎骨密度明顯增加也可呈骨軟化或骨質疏鬆椎旁及椎間韌帶,可有骨化曾開始長期服用含氟量高的水或食入含氟量高的食物或受到空氣中氟的汙染椎管可發生狹窄,嚴重者可引起不完全性癱瘓但不會引起骨性融合⑤廣泛性特發性骨性肥大症(DTSH)多累及胸腰段且常在右側相鄰椎體間,骨質增生相連呈流水狀有三個以上椎間骨橋椎間隙仍保存也不會發生骨性強直

【相關檢查】

由於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影響多器官多方麵係統的全身性學院疾病,故對病人疑難應做全麵係統衛生部檢查脊柱病變是本病主要主任部位明顯的體征,如駝背畸形常是確定診斷住院的重要依據,因此,腹腔對疑有本病的病人多例尤應注意脊柱問題方麵的檢查:有無脊柱駝背畸形有無骶髂關節和椎旁肌肉壓痛各個方向運動時脊柱縣否受限等等 。

下列方法能幫助我們了解病變的受累情況及病情嚴重程度:

(1)腰椎活動度試驗(Schober):令等獎病人直立在背部正中線髂脊水平作一標記,為零向下厘米作標記向上厘米再作另一標記,然後令病人協和彎腰(保持雙膝直立)測量兩個標記間的距離若增加少於厘米提示腰椎活動度降低。

(2)指——地距:國內病人直立彎腰伸臂測指尖與地麵距離。

(3)枕——牆距:令病人一項靠牆直立雙足跟貼牆,雙腿伸直背貼牆收腹眼平視測量枕骨結節與牆之間的水平距離正常應為;如枕部不能貼牆為異常

(4)胸廓活動度:病人文章直立用刻度軟尺測肋骨間隙水平(婦女乳房下緣)的深呼氣和深吸氣之胸圍差小於厘米為異常。

【綜合治療】

對已有嚴重駝背畸形者,若檢查發現交流病情已停止或基本停止發展體溫血沉正常或接近正常指導,同時心肺功能又均良好則可施行截骨術即在腰~部位將椎骨後部附件包括椎板棘突及關節突著名進行楔形切除,然後進行複位及內固定還可以在多個平麵施行截骨髖膝關節已融合有屈曲畸形者根據患者情況可施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或截骨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