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質激素停藥後應注意低熱,關節疼痛及血沉增快等“反跳”現象。在停藥前合並使用水楊酸製劑,或滴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12.5~25mg,每天一次,連續三天,可減少“反跳”現象。
(三)抗生素治療 風濕熱一旦確診,即使咽拭子培養陰性應給予一個療程的青黴素治療,以清除溶血性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持續存在或再感染,均可使風濕熱進行性惡化,因此根治鏈球菌感染是治療風濕熱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應用普魯卡因青黴素40~80萬單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或苯唑西林鈉(苯唑青黴素鈉)120萬單位,肌肉注射一次。對青黴素過敏者,可予口服紅黴素,每天4次,每次0.5g,共10天。
(四)中醫藥治療 急性風濕熱多屬熱痹,宜用祛風清熱化濕治法;慢性風濕熱則多屬寒痹,宜用祛風散寒化濕治法。糖皮質激素、水楊酸製劑等輔以中醫藥治療,可能取得較好療效。針刺療法對緩解關節症狀也有一定效果。
(五)舞蹈症的治療 抗風濕藥物對舞蹈症無效。舞蹈症患者應盡量安置於安靜的環境中,避免刺激。病情嚴重者可使用鎮靜劑如魯米那、地西泮(安定)等,亦可用睡眠療法。舞蹈症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通常無明顯的神經係統後遺症,耐心細致的護理,適當的體力活動和藥物治療大多可取得良好的結果。
【預防】
風濕熱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其與鏈球菌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防止鏈球菌感染的流行是預防風濕熱的一項最重要的環節。
(一)預防初次風濕熱 ①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射居住衛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提高健康水平;②對猩紅熱、急性扁桃體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結炎等急性鏈球菌感染,應早期予以積極徹底的抗生素治療,以青黴素為首選,對青黴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黴素;③慢性扁桃體炎反複急性發作者(每年發作2次上),應手術摘除扁桃體,手術前1天至手術後3天用青黴素預防感染。扁桃體摘除後,仍可發生溶血性性鏈球菌咽炎,應及時治療;④在封閉的集體人群中(軍營、學校、幼兒園等)預防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鏈球菌感染,建立必要的保健製度,可能徹底消除鏈球菌感染流行,大大減少風濕熱的發病率。
(二)預防風濕熱複發 已患過風濕熱的病人,應積極預防鏈球菌感染。一般推薦使用苄是青黴素(長效西林)120萬單位,每月肌肉注射一次。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磺胺嘧啶或磺胺異惡唑,兒童每天0.25~0.5g;成人每天0.5~1.0g,分次口服。一般認為,預防用藥期限,18歲以下的風濕熱患者必須持續預防用藥;超過18歲且無心髒受累的風濕熱患者,從風濕熱末次發作起至少維持預防用藥5年;已有心髒受累的風濕熱患者,再次感染鏈球菌後極易引起風濕活動,並且容易發作心髒炎,所以須嚴格預防治療。研究表明,預防用藥水平與鏈球菌感染患者的比例成反比,無預防或不規則預防用藥組鏈球菌感染比例較完全預防用藥組高3倍;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無預防或不規則預防用藥組風濕活動發作患者的比例較完全預防用藥組高10倍,即使不規則預防用藥亦有一定的效果。
【預後】
急性風濕熱初次發作75%患者在6周恢複,至12周90%的患者恢複,僅5%的患者風濕活動持續超過6個月。風濕活動時間較長的患者往往有嚴重而頑固的心髒炎或舞蹈症。複發常在再次鏈球菌感染後出現,初次發病後5年內約有20%病人可複發。第二個五年的複發率為10%,第三個五年的複發率為5%。急性風濕熱的預後取決於心髒病變的嚴重程度,複發次數及治療措施。嚴重心髒炎、複發次數頻繁、治療不當或不及時者,可死於重度或頑固性心力衰竭、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或形成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