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識概說
患有泌尿係統疾病的人或60歲以上的老年人,常發生排尿困難。主要症狀有排尿延遲、尿流不暢或尿線變細,甚至排尿成點滴狀態,嚴重時則完全排不出尿來,病人十分痛苦。這種病西醫稱為尿瀦留,中醫屬“癃閉”範圍。發生後應及早去醫院診治,經藥物、針灸治療效果不佳者應及時施用導尿術。
2.實用範圍
導尿術是在無菌操作的情況下,利用導尿管經尿道插入膀胱進行導尿,要由醫護人員來操作。
導尿在臨床應用中分兩種,一是不留置導尿,二是留置導尿。采用哪一種要根據導尿目的來確定。不留置導尿法常用於臨時治療或采集尿液標本,導尿後即將導尿管拔出。留置導尿法常用於持續性引流尿液或觀察腎功能情況,導尿管插入膀胱後需加以固定。
3.綜合分類及特點
導尿具體施術方法,由於男女生理特點不同,操作方法也有所區別:1.不留置導尿術(1)導尿前物品準備,無菌導尿包一套(粗細導尿管各一條、彎盤、鑷子兩把、孔巾、紗布兩塊、棉球少許),橡皮布、治療巾各一塊,消毒劑(0.1%新潔爾滅或紅汞),無菌滑潤劑,便盆等。手術前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顧慮,取得配合。囑病人用肥皂水洗淨外陰,如病人不能自理可由護士協助,護士要向病人了解有無尿道外傷史和導尿史。
(2)男性病人導尿的具體操作方法。
①手術者站在病人的右側,病人仰臥,將褲子脫至兩膝上三分之一處,上半身蓋好,避免不必要暴露,兩腿放平略分開,橡皮布及治療巾鋪在臀下。
②消毒外陰。左手持紗布托住陰莖,並將包皮後推,露出龜頭,右手持鑷子夾新潔爾滅棉球,自尿道口向外以旋轉的動作擦拭龜頭、冠狀溝、陰莖、陰囊部皮膚2~3遍。
③戴好無菌手套,鋪好孔巾,以左手拇、中指和無名指自冠狀溝下方將陰莖提起,與腹部成60°角,用食指分開尿道口,右手持血管鉗或鑷子夾住已滑潤的導尿管頭端5厘米處,在左手指的輔助下,自尿道口輕輕插入約18~20厘米,見尿液流出後,再繼續插入2厘米即可。
④導尿完畢後,拔出導尿管,安置病人休息。
(3)女性病人導尿的具體操作方法。
①作好導尿前的準備。
②術者站在病人右側,將被疊至床尾,脫下右褲腿,蓋在左腿上,右腿可蓋塊小毛毯,然後將橡皮布和治療巾墊在臀下。
③病人屈膝仰臥,充分暴露外陰,彎盤放在兩腿之間。
④消毒外陰部,用鑷子持新潔爾滅棉球,按順序從尿道口、小陰唇、大陰唇,從上至下各用一棉球擦洗。
⑤戴好無菌手套,鋪孔巾,將換藥碗放在孔巾口的下方,打開紗布疊成長條,8字形纏在左手拇、食指上,然後分開大、小陰唇,固定不動。右手持鑷子夾紅汞棉球,自上而下擦尿道口兩側,然後再換一紅汞棉球擦洗兩遍。完畢後,撤掉彎盤。右手持鑷子夾住用由棉球潤滑過的導尿管頭端5厘米處(尾端放入接尿瓶內)對準尿道口,緩慢地插入約4~6厘米,見尿液流出後,再插入少許,以避免因病人緊張屏氣使導尿管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