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收到請回答,收到請回答。”
“01收到,01收到,請講,請講。”
電視劇裏經常看到這樣的情節,兩方人員在相互通訊,一方呼叫另一方,另一方或有應答,或無應答。
特別是二戰時期,這樣的情景更多,敵方一陣炮彈襲來,轟炸在另一方的一個陣地上,遠方的指揮員特別想知道現在陣地上的戰況,不斷的讓聯絡員呼叫戰地通訊員。當通訊員發出信息,並告之戰場情況後,指揮員可以根據戰況做出相應部署。如果戰地通訊員聯絡不上,指揮員就無從判斷,或者無法做出正確部署。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快捷。手機上建一個微信群,群裏發一條通知信息,所有人都能看到,所有人都能收到,不用再一個一個通知,不用再一個一個知會。就連過年長輩給晚輩發紅包都不用一個一個的發了,直接在群裏發一個紅包,可以隨機發,可以固定發,不再受地域限製,每個人都可以及時得到。不管相隔多遠,都可以視頻通話。
慢慢的,手機上的qq群、微信群越來越多,信息越來越多。不管重要不重要的群一大堆,每天各種各樣的信息像海浪一樣撲來,砸的我們是頭暈眼花。
公司新購買了一個生產類的大型設備,要求公司園內生產樓周圍的汽車當天下午下班後都要挪走,設備第二天一大早7點左右就會到,當天下班後要把生產樓外牆的大窗戶給拆掉一個,才能通過大窗戶將設備吊到樓上。
挪車的通知,當天早上一上班就已經發出,並提醒大家看到信息相互傳遞,誰的車在生產樓周圍停著,下班後及時挪走。下午4點多做出提醒,公司5點半下班,6點再次做出提醒,並拍了車牌發到群裏,提醒還沒有挪走的車,因為按計劃要開始拆窗戶了。
到了6點半了,生產樓周圍的車,挪走了一半,還有近一半的車在位上停著。也許是因為員工要加班還沒來得及將車挪走,也許是車主出差不在公司,但是發出去的通知,回複的人很少。
公司裏經常通過oa發開會公告,上麵這個功能,沒打開公告的人,名字前麵有個眼睛,會顯示閉著眼;打開看過信息的人,眼睛會睜開;看過信息並回複參不參加後,眼睛會變成頭像並顯示打勾。通過記錄很明顯的能看到哪些人收到信息,並打開信息,看過信息,是否回複。經常有一些人打開信息看過後,不做任何回複,讓發起會議的人搞不清楚你是個什麼意思,到底是參加還是不參加,當然這些人中,剛開始也包括我。後來慢慢的搞清楚流程後,在收到信息,看過信息後,會立馬回複要不要參加。
收到信息給人回複是一種尊重別人的表現,由於現在的信息泛濫,當我們看到信息後,還沒來得及回複,就被其他事情幹擾後,就會把此信息漏掉。
當營銷人員問我產品交期時,我在不確定的交期的情況下,會先回一個,我先去核實一下,等會回你。在我詢問相關人員具體產品進度,等待的時候。會有別的事臨時插進來,或者到了會議開始的時間,就會去做別的事,把這件事暫時放置。等到想起來的時候,或許已經下班了,往往不能及時回複。當營銷人再次問我的時候,又是一個循環,如能立馬得到消息,會及時回複,如果信息不確定,也不能亂回複。
有時媳婦兒給我發一個短信,告訴我她幾點下課,不用等她。我看到信息後,沒有立馬回複的話,一做其他的事,就會把這件事給忘了。其實收到信息後,不用多想,立馬回複個知道了,收到就行,總比什麼都不回好的多。
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收到信息,如果打開看到了,要及時回複,不要造成不必要的誤會,不要因為誤會而失去更多重要的東西。
沒人有願意等待沒有回複信息的人,有些時候,往往在不經意間,就把自己的未來給揮霍掉了。收到請回複,對於發出信息的人來說,他在等待結果,要確認結果,以便安排其他事情。對於收到信息的人來說,就是回複短短的兩個字“收到”,就可以讓他人對自己心生好感。
好的結果都平時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百川彙於海,再大的海洋都是由一條條小的河流彙聚而成。凡事都要有交代,即便再忙,也要給人以交代,哪怕是一個否定的回複。人們常說這個人不靠譜,都喜歡告譜的人,什麼是靠譜,靠譜就是可靠,值得相信,值得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