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泰和黃子澄大半年除了養精蓄銳就是體察民情,老百姓的生活的確是有了很大的變化,短短半年,燕王朱棣就將大明朝搞得井然有序,比起太祖朱元璋有過之而無不及。百姓很快忘記了戰爭創傷,改而篤信朱棣這個新皇上,由此可見朱棣的過人之處。說白了朱棣作為一代新皇與故官舊吏並無冤仇,不過是為了皇位的穩定和大明朝的千秋萬代而已。作為讀書人的代表,雖然不屑朱棣的篡權奪位,但是讀書為民這一宗旨永遠是讀書人的頂級目標。齊泰征詢的看著黃子澄,黃子澄釋然的說道:“再等等吧,也許時機還不到!”我知道黃子澄還沒有徹底的從淩遲的陰影裏走出來,可是時不待人,朱棣馬上就要編纂《永樂大典》,如果兩人能夠參與編纂《永樂大典》,定會徹底的消除心中的陰影,隻有這樣才能重新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還原給他們真正的生活。
“別等了,燕王馬上就要有一個大的壯舉,錯過了這一盛事你倆會後悔一輩子!”
“什麼狗屁盛事!燕王這個直娘賊還能有什麼壯舉?”齊泰有點不屑的嘟囔著,嘴巴撅的能掛個油瓶。
“兩位不要忘了盛世編書這句老話,燕王要編纂的這部書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史學價值,相信兩位不願錯過這樣的機會吧,要知道這可是建文帝想做而沒有做成的大事,參與此事兩位會流芳千古的!”
“這?”黃子澄還是有點猶豫,齊泰和幫著我勸解起來,“別這哪的啦,如今建文帝也算有所托付,我們也就放心了,不管誰當皇帝,我們讀書人還是做些自己想做的能做的事情吧!這天下不管誰當皇帝也不能離開我們讀書人,我們不是為帝王而活,而是為天下蒼生而活,真能參與進去,也不枉人間走一遭。”
就這樣永樂眼中的前朝餘孽又走進了自己的朝堂,並參與了《永樂大典》的編纂,這是後話。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兩人各服了一顆能量晶石,年齡與容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並與永樂二年以第一二名的成績躋身三甲,毫無懸念的被總編纂解縉編進修書大軍中。
朱棣不是一個好人但絕對是一個好皇帝,他的無情,他的無義世所罕見,但是話又說回來,皇帝是萬物的主宰,話怎麼說是怎麼做,用什麼樣的方式那是皇帝的自由,誰也沒有權利和能力去組織,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在為了自己的帝王大業千秋萬代的同時,他們也是真心是要讓自己的國家富強的,這是不容置疑的,而國家富強的直接受益者就是百姓。所以當皇帝的首先就是要考慮如何讓百姓創收,如何讓國庫充盈,在這一點上朱棣可是下了狠功夫的,從建文手裏接過來後,朱棣可以說是勵精圖治,嘔心瀝血,在延續太祖留下的盛世基礎上加大了農業政策的改革,鼓勵農桑,興修水利,許多政策就不在累述,而這一切完成後,朱棣先後完成了幾樣舉世聞名,流芳千古的偉大事業,一是修書,二是遷都,三是派遣鄭和出使西洋。僅這三件事就足以讓朱棣成為一個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他對後世的影響之大,真可謂是罄竹難書。《永樂大典》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它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為後世留下許多豐富的故事和難解之謎。《永樂大典》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曆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永樂大典》共計22,87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0,095冊,全書字數約3億7千萬字。《永樂大典》的3億7千萬字,都是書手們用明代官用的楷書:館閣體一筆一畫抄寫出來的。《大典》中所繪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麗工致。這3億多字在編纂時應該至少抄過一遍,兩千多人連編帶抄用了5年時間;定稿後清抄,隻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平均每天要抄50萬字之多。清抄的書手中有許多是各地有名的書法家。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世宗任命高供、瞿景淳、張居正等人負責重錄《永樂大典》,竟然用了六年之久,可見工作量之繁重。
遷都則表現出朱棣超前的目光,思慮之深遠非當世人可比,當時同意遷都的幾乎隻有朱棣一人,大小官員反對遷都,不說當時的官員都是生於南方生活在南方,但就當時的運輸條件就無法滿足遷都北京的條件。南京是魚米之鄉,中國主要的糧產地,而北京產的那點糧食,根本無法解決京城百姓及守備官兵的吃飯問題,所以要想遷都就等解決吃飯問題,要想解決吃飯問題就得解決運輸問題,要想解決運輸問題就等解決漕運問題,不解決漕運問題遷都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朱棣在公布遷都前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一邊建造宮城一邊著手解決漕運問題,漕運雖然工程浩大但是比起修書還是小弟弟。漕運要解決不是有人有錢就能辦到的,這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在這個問題上,朱棣也是又準備的,工部尚書宋禮就是一個絕佳的人才,宋禮行事果斷,勤儉廉潔,行事低調,深諳河事,與大才子解縉完全是兩條線上的人,隻知道工作!工作!再工作!因此深受朱棣的器重。宋禮不負朱棣所望,向朱棣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漕運疏通後,親自押送第一批糧草到達北京。這樣的人才朱棣是不會想著點子耍弄高超的權術的,因為在朱棣的頭腦中這才是真正的國之棟梁!漕運的疏通為遷都奠定了基礎。永樂七年,朱棣以北京為基地進行北征,同時開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長陵。將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證明朱棣已經下定決心要遷都,永樂十四年,朱棣召集群臣,正式商議遷都北京的事宜。對於提出反對意見的臣工,朱棣一一革職或嚴懲,從此無人再敢反對遷都。次年,北京紫禁城正式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