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附錄:希望集團及新希望集團大事記(1)(2 / 3)

1月7日,參加四川省縣長會議的400多名代表參觀了新津希望飼料廠。

4月12日,西德·克萊爾先生率奧中友協代表團參觀了新津希望飼料廠。

5月,陳育新、劉永言在育新良種場所在地設立了8萬元的扶貧基金。

10月4日,新任四川省省長張皓若同誌到新津希望飼料廠視察。

1989年

4月7日,國家科委農村科技司司長兼星火辦主任張爾可來新津指導工作,新津縣被列入全國100個“星火計劃科技示範區”,希望飼料的研製被列入全國星火計劃項目。

9月2日,馬蘇維·穆罕默德·汗等三名聯合國官員到新津希望飼料廠考察。

12月,新津希望飼料廠出資為企業所在地古家村修建水泥路1500米。

1989年12月,以劉永行和陳育新研製成功質量與“洋飼料”相當而價格極具競爭優勢的希望牌1號乳豬飼料為標誌,希望集團實現了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的戰略轉移。

是年,希望飼料日均銷量達到50噸,開始了與“洋飼料”的競爭。

1990年

8月4日,《科技日報》刊載署名文章——《希望之路——兄弟四個大學生放棄公職到農村創業的多層涵義》,首次同時報道劉氏四兄弟。

8月,新津希望飼料廠推出超級濃縮飼料——希望精,大受歡迎。

是年,新津希望飼料廠產銷飼料6萬噸,產值6000萬元,利稅400萬元,躍居西南第一。

1991年

7~9月,四川省安縣畜牧局李緒康等三人進行飼喂對比試驗,結果希望飼料與“洋飼料”相比,增重效果一致,但由於成本低,經濟效益高出14.6%。

8月10日,成都希望有限公司成立,陳育新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1月7日,希望牌優質全價畜禽飼料榮獲“七五”全國星火計劃成果博覽會金獎。

12月1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何郝炬到成都希望有限公司視察。

12月8日,新華社《內參選編》刊發了《四兄弟創造“希望”敢競爭超過“正大”》一文,立即在全國各級領導層中產生了重大影響。

是年,新津希望飼料廠產銷飼料10萬噸,銷售收入突破億元大關,實現利稅1000萬元。

1992年3月,以劉永行提出“變企業經營為經營企業”的設想和劉永好提出“國有加民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思路為標誌,希望集團開始了集團化的進程。

這一年,陳育新、劉永言率軍向房地產、高科技領域進發,劉永行、劉永好率軍將新津希望飼料廠的成功模式大規模向全國複製。

1992年

1月,劉永言在成都電子科大設立15萬元的獎學金。

2月,美國、比利時、澳大利亞、印度、韓國、泰國的飼料專家和友人相繼到新津希望飼料廠參觀。比利時農業部副部長波斯克裏說:“我在這裏看到中國飼料工業的希望”。

3月,開始啟用希望集團名稱。

3月,劉永言主席、陳育新總經理在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征地148畝,興建具有國際水準的美好花園。

3月30日,希望牌1號乳豬飼料等五個品種的飼料榮獲上年度省行業優質產品稱號。

5月16日,希望牌1號奶豬料在全國首屆飼料工業新技術新產品交流大會上榮獲特別金杯獎。當月,希望牌0號乳豬開食料研製成功。

7月10日,《希望飼料》報創刊。

10月27日,希望總裁劉永好榮獲全國科技實業家創業獎銀獎。

12月15日,劉永好總裁被推選為四川省私營企業協會副會長。

是年,希望集團企業發展到3家,產銷飼料15萬噸,產值3億元,實現利稅1200萬元。

1993年

3月25日,劉永好總裁作為新當選的全國政協委員,在八屆政協一次大會上作了題為《私營企業有希望》的發言,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4月15日,陳育新總經理與美國浩豐貿易公司在香港簽訂了合資興建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的協議書。

5月,劉永言主席在成都樹德中學設立12萬元的獎學金。

5月14日,劉永好總裁、劉永行董事長飛往長沙,開始了著名的“中南七日行”,七天之內簽訂了四份投資協議書。

7月7日,成都希望電子有限公司成立。

7月13日,國務院政研室主任袁木到新津希望城作調查研究。

7月24日,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視察馬陸鎮,並題寫了“上海希望私營經濟城”九個大字,以“希望”的名字命名上海私營經濟發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