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希波克拉特斯:偉大的古希臘醫學家(1 / 2)

你可能沒有聽說過希波克拉特斯,但你一定知道心理學上將人的氣質分為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抑鬱質四種的說法,它的提出者就是被柏拉圖稱為“科斯島的神醫”、被亞裏士多德稱為“偉大的醫生”的古希臘人——希波克拉特斯。

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影響,那麼請看公元1948年,世界醫學大會通過了日內瓦宣言,並在次年把這個宣言定為國際醫務道德規則,而這個宣言是以希波克拉特斯誓詞為藍本的。

誓詞的主要內容是:我以阿波羅及諸神的名義宣誓,恪守誓約,矢誌不渝。對授業之師,敬若父母,倘若需要,我要與他分享錢財,贍養其身,對其子嗣視若手足,如願學醫,我要熱心教導,不圖報酬。對我的兒子、老師的兒子以及宣誓立約的門生,我要悉心傳授醫學知識。我要恪盡全力,采取我認為有利於病人的醫療措施,不給病人帶來痛苦和危害。不把毒藥給任何人。我要清清白白地生活和行醫。進入別人的家,隻是為了看病,不為所欲為,不受賄賂,不勾引異性。對我看到或聽到的不應外傳的私生活,不管與我的醫務是否相關,我決不泄露,嚴加保密。

兩千多年來,這個誓詞一直在流傳著。世世代代的醫生都這樣宣誓過,它深遠地影響著醫務道德的建立。它的提出者希波克拉特斯被尊為“醫學之父”,是歐洲醫學的奠基人。

希波克拉特斯出生於小亞細亞島的一個醫學世家,他從小便跟隨父親學醫,日後又在廣泛的遊曆過程中孜孜不倦地學習各地的民間醫學,曾在故鄉的科斯島的醫學學校裏任教。

他的功績主要在於把醫學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在他之前,醫學還禁錮在宗教迷信和巫術之中。人們認為疾病是神的“譴責”,得了病就去求神問卜念符誦咒,不僅被騙走大量錢財,甚至還經常被延誤治療而死亡。癲癇症曾被人看作是“神病”,希波克拉特斯卻說,這種疾病一點也不比其他疾病神秘,而是與其他疾病一樣,具有同樣的性質和相似的起因。

他提出體液的學說,認為疾病是由構成人類機體的血液、粘液、黃膽和黑膽四種液體的不平衡引起的,體液的失調是由外界引起的。

他很注重研究自然環境同人的健康的關係。在著名的《論風、水和地方》一書中,希波克拉特斯指出,當一個醫生進入一座城市時,首先應考慮這座城市坐落的方向、土壤、氣候、風向、水源、水質、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等,因為這些自然環境因素對人的健康狀況起著重大的影響。他的這種看法很科學,至今仍為醫學界一致稱道。

希波克拉特斯把疾病看作是發展的現象,認為醫生醫治的不僅是疾病,更重要的是病人,不能見病不見人,舍本逐末。不僅要把握住疾病的症狀,還要了解病人的氣質、特征、生活方式等因素。他的名言“寄希望於自然”、“相信自然的康複力”表達了他所主張的“自然療法”。他主張不要輕易用藥,應盡量使身體自行恢複健康。為了使肌體自行康複,他認為調理好病人的飲食、攝取豐富的營養是非常重要的。由此,他駁斥了一些庸醫讓病人挨餓的荒唐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