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把亞曆山大帝國建立(公元前330年)至羅馬征服希臘為止的一段時間稱作希臘化時期。這一時期誕生了天文學之父——希帕克斯。

希帕克斯在公元前160年至前127年間先後在羅德斯和亞曆山大裏亞工作。他的著作和生平事跡都不完整,在托勒密的著作裏,人們可以窺見希帕克斯的早期開創性工作。

他利用早期希臘和巴比倫的記錄進行了天文研究,準確性很高。他還發明了許多儀器,進行科學的觀測。這一時期的天文學已經進入“觀測天文學”階段,天文學進入科學意義上的研究,而希帕克斯正是這種意義上的天文之父。

希帕克斯本來在亞曆山大裏亞,但埃及托勒密王朝走向衰落,人們對學術不像原來那樣關心,統治者也不加重視,所以希帕克斯來到了愛琴海南部的羅得島。在這座島上,他建立了觀象台,開始天文觀測。他運用三角函數等方法計算出月地距離,還編製了世紀太陽月亮運動表,用來推測日食月食十分準確。他求出了1年的準確時間,與現在的精確時間幾乎一般無二,隻差6分鍾。在希臘人中,希帕克斯是第一個按照巴比倫的方式把天文儀器上的圓周分成360度的。

希帕克斯創立了球麵三角這門數學工具,使幾何模型精確成數學描述,希帕克斯還提出了把恒星劃分成6個級別。

希帕克先假設地球是中心,然後說明,隻要假定日、月、行星等每一個天體都在一個軌道,即本輪上運動,而這一軌道又在一個大得多的圓軌道,即均輪上,圍繞著地球運行,這就可以解釋行星的亮暗問題。根據直接觀察,可以確定這些軌道的大小。這就是本輪均輪係統,比起繁瑣的同心球宇宙模型要更科學更簡單。雖然他的出發點也有很多錯誤,但是這種思路卻是更接近真實正確了。

希帕克斯根據相似三角形的成比例原理,發明了三角函數,提出了正弦、正切等概念。他把三角平麵推廣成球麵,這是一個創舉。

希帕克斯提出的天文運行係統在托勒密那裏集為大成,直到1400年後才讓哥白尼推翻。他雖然有很多錯誤,但是他繼神話天文學和經典天文學後,取得了觀測天文學的巨大成就,這是劃時代的,他仍然是希臘最偉大的天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