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愛德華·詹納:開創了免疫的時代(1 / 1)

1823年1月24日,英國醫生詹納逝世了。在倫敦和巴黎,人們為他建造了大理石雕像,刻著這樣的碑銘:“向母親、孩子、人民的恩人致敬。”

詹納是著名的巴斯德博士之前的一位醫生,堪稱人類史上第一次製服某種疫病的偉大醫生。

天花是一種可怕的流行病,但也是極為常見的病。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的人都遭受過天花的威脅。有的人因此而喪命,有的人僥幸活了下來,但卻麵容被毀,長滿麻子,十分難看。

人們在埃及木乃伊上,就發現有天花的痕跡。天花肆虐人間長達千年之久。

著名的物理學家胡克因天花而留下一臉麻子。1751年,美國的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患了天花,留下了一臉麻子。177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患上天花,結果一命嗚呼。

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天花麵前人人平等”。在18世紀,由於天花的流行,歐洲共有1.5億人死去。

詹納就是征服了這種可怕流行病的人,他因此而獲得人們廣泛的崇敬和感激。

在天花流行傳染的過程中,人們發現了一個現象:得過病的人如果愈合康複,則不會再被傳染。而輕微患病的人也不會被二次傳染。這就表明,人們可以獲得免疫能力。

詹納於1749年5月17日出生,13歲的時候就開始當學徒了。他跟隨一位名醫,做他的助手和徒工。

一件偶然的事引起詹納的注意:幾位牛奶女工到診所來看病。在詢問病情時,詹納得知她們竟然躲過好幾次天花的泛濫蔓延。

這是怎麼回事呢?女工們告訴詹納,她們自己發現,得了牛痘的人就沒有被天花傳染。

什麼是牛痘呢?牛痘就是發生在牛身上的一種輕微的傳染病,它的各種表現和病理都和天花相似。不過對牛來說,十分輕微。

女工們告訴詹納,奶牛跟人相似,也會生痘。如果擠奶的人皮膚有皸裂或傷口,就會被傳染,但是隻不過稍有不適,過上幾天就一切恢複正常了。幾年來,她們沒覺得有什麼不適,而且也沒有因患上人類的天花。

詹納高興極了,他去牛奶場實地考察,發現擠奶女工的勞動條件不好,她們無一例外地手上起過牛痘一樣的包瘡,但是誰也沒有患上人類的天花而死亡或傷殘。

早在16世紀,人們就意識到接種,中國人嚐試了種人痘。由於阿拉伯人的商業交流,他們把這個方法帶到了歐洲。啟蒙運動的領袖狄德羅就提倡過這種方法。但是由於人們不清楚天花的機理,這個機理直到巴斯德博士才得以澄清,那麼當時人種人痘很危險,無法掌握病情的輕重,常出現作用量大而使被種的人真的患上天花或作用量小不起作用的情況。

詹納敏銳地意識到了牛痘的積極作用。於是他進行大量的試驗,用動物進行各種嚐試,他初步得出結論:種牛痘較安全,可以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

1796年,詹納做了一項人體實驗。他用患了牛痘人的痘瘡膿汁感染一名健康的小男孩,結果孩子開始輕微地發燒,身體很不舒適,但絕沒有像以前人類患天花那樣嚴重。

詹納冒著風險使曾經感染牛痘的小男孩再次感染。詹納心裏十分擔心,這涉及到一個人的終生健康和生命,沒有十足地把握他絕對不會如此,但沒有真正地進行一次人體試驗怎麼才能推廣使用呢?

雖然被試者是同意的,但詹納的心依然有些發懸。結果發現,男孩十分健康,他幸運地成為世界上第一例種牛痘的臨床試驗主人公。

1798年,詹納發表了論文《接種牛痘的原因和效果的調查》,向世界頒布了這一無比重大的發現。

英國的王室成員率先響應,英王認識到了這件事的重要意義,經過調查發現這種方法值得推廣,所以王室成員帶頭接種牛痘,結果人們紛紛不絕,要求詹納醫生接種牛痘。

很快,這種方法在全歐洲推廣起來。

當時的教會認為,人是高貴純潔的動物,上帝不允許種牛痘,這樣就會長犄角和蹄子,變成怪物。然而事實表明教會的話全是謊言。

而那時的醫學仍以傳統的希波拉底和蓋倫派為主,很多錯誤都不去糾正,詹納很反感這種盲目迷信的做法,所以拒絕參加考試,因此倫敦的醫學會不承認他是會員。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醫生,一個真正能對付一種疾病的醫生被無知的同行拒之門外。

但人們都很感謝他,誰都得承認他是一名真正的醫生。1823年詹納去世時,人們就刻下了如本文開頭那樣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