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81章 大結局(3 / 3)

自那之後,曹植大為失寵,越發失意,心中怨氣大增,每日裏借酒澆愁,時常喝的大醉。

此後不久,對曹丕被立為世子起了決定性推動作用的“司馬門事件”發生,曹操對曹植,徹底失去寵信與希望,當即做了決定。

建安十七年十月,曹操召令曹丕為世子,兄弟之間的爭奪世子之戰,以曹丕的勝出而告終。

這日,楊書遠攜雪貞,帶了禮,上門祝賀。

曹丕自是熱情相迎,對夫婦二人,不吝感謝之辭。

席間,曹丕挨桌敬酒,到了別處。

曹植忽地低聲冷笑,“楊書遠,你夫人害的我好,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楊書遠心中一驚,冷然道,“三公子何出此言?當日是三公子羞辱內子在先,內子有何得罪三公子之處?”

“少裝糊塗!”曹植咬牙,“若不是她,我又怎會……來日方長,走著瞧!”

話裏竟帶了濃烈的殺意。

楊書遠隻當不曾聽見。

散席後,楊書遠與雪貞一道回府,將此事說給她聽。

雪貞冷笑,“我就知道三公子不會就此罷休!曹大人雖做了世子,他卻沒有死心,還要東山再起呢。”

“我會提醒世子小心,雪貞,你也小心,以後不要單獨出門,最好是由我陪著。”楊書遠囑咐道。

“我知道,我們還在其次,關鍵是世子,他才剛剛得封,根基未穩,若是三公子動些計謀,恐怕他會有麻煩。”雪貞想著曆史上關於曹丕被立為世子之後的變故,心中想著主意。

楊書遠道,“這你不用擔心,世子行事一向縝密,必然有所防範,曹公如今對三公子失望之至,他的機會,應該不大。”

隻怕未必。

雪貞心道如果不早做防範,徹底將三公子壓製,難保他不會翻身。

之後,一切太平。

曹植也知道是自己的肆意飲酒,任意妄為,令得父親對他失望,所以此後他也有意收斂自己,謹言慎行,深居簡出,希望父親對他,能有所改觀。

另一方麵,他亦聯絡各方誌士,為他在曹操麵前說情,並盡述他的改變。

曹操對他自是心疼,在各方勸說下,答應再給他一次機會。

建安十九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即派曹植帶兵,前往解救曹仁。

“書遠,楊夫人,你們以為如何?”曹丕將他夫婦二人請來,共商對策,“三弟這次是誌在必得,若立了軍功回來,父王必定高興,這……”

楊書遠一時無法。

曹公詔令已下,世子也沒辦法取曹植而代之,這便如何是好。

雪貞微微一笑,“既然如此,世子就該在今晚陪三公子喝一杯,替他餞行,祝他凱旋而歸。”

曹丕微愣,細一琢磨,即會過意,會心微笑,“楊夫人所言甚是。”

第二日,曹植本該點將出兵,卻因在頭天晚上,喝的酩酊大醉,無法起身,自然不能帶兵。

曹操聞之,對曹植徹底失望,對他不再重用,他的人生,也徹底陷入低穀。

曹丕對雪貞,又是一番重演不提。

延康元年十一月辛末,曹丕登受禪台稱帝,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大赦天下。

之後不久,楊書遠官拜禦史大夫,雪貞被封堂陽君,兩人同食朝廷俸祿,一時傳為佳話。

受封之後,夫婦二人衣錦還鄉,廬江郡百姓夾道相迎,歡呼聲不絕於耳。

經曆過無數坎坷與波折後,雪貞不但以堂陽君之名,榮耀鄉裏,更與相公楊書遠,一生恩愛,孝敬公婆,養育子女,以柔弱雙肩,撐起楊家門麵,使得楊家人血脈相依,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