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馬裏奧·德爾·莫納柯
出生地:意大利佛羅倫薩
生卒年:1915—1982年
曆史評價LiShiPingJia:馬裏奧·德爾·莫納柯是繼卡魯索、吉裏之後意大利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音量洪大,被譽為“黃金小號”。
莫納柯1915年7月27日出生於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他的母親是一位出色的女高音,據莫納柯自己講,他從小就熟悉許多歌劇中的著名曲目,並一直夢想能以音樂作為終生職業。不久,他隨家人遷居皮薩羅,並在該地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聲、音樂理論和音樂史。13歲時,他在蒙達爾佛的吉利劇院首次非正式登台,在瑪斯涅為人聲和樂隊譜寫的康塔塔《那希斯》中擔任獨唱。20歲時,莫納柯應意大利歌劇權威指揮家賽拉芬邀請去參加一次比賽,以便能進入羅馬歌劇院附設的一個培訓班。結果他在80名競爭者中獲勝,開始正規的聲樂訓練。然而莫納柯生性高傲,他聲稱自己不習慣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確實,莫納柯的天賦太好了。6個月以後他決定由自己來擔任自己的老師,靠自己天生的對音樂的領悟力和聽那些著名歌唱家的唱片來學會正確的發聲以及控製技巧。
1939年,莫納柯在皮薩羅的吉利劇院正式登台演唱了瑪斯卡尼的歌劇《鄉村騎士》中的男高音主角圖裏杜,一舉獲得成功。隨後,在1941年,他先後在米蘭演唱了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中的平克爾頓、《藝術家的生涯》中的詩人魯道夫。在維羅納1945-1946年度的演出季節裏,他在著名的露天劇場演唱了威爾第的重頭戲《阿伊達》,他的歌喉蓋過了雄壯的樂隊,顯示出剛健有力的“威爾第式”歌手的英雄性風格。
不久,在特裏雅斯特,他與年輕的苔巴爾迪同台演唱了焦爾達諾的作品《安德烈·謝尼埃》,兩人雙雙獲得巨大成功。同年秋天,他和聖·卡洛歌劇團來到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評論界認為他的演唱體現了戲劇性男高音的全部風采,音量之大是前無古人的,但他的控製技巧尚不成熟,有時不免帶有刺耳的音質,從那以後,他連續四年在意大利和南美的一些主要歌劇院演唱,並在埃及、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瑞士進。
相關鏈接
威爾第
意大利作曲家。是19世紀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劇作家。於1813年10月10日出生於意大利帕爾馬的隆高勒,比在萊比錫出生的瓦格納晚5個月。他的父親是當地旅館的老板和雜貨商。這是一個家境清貧的農民家庭。父親打發他到附近布塞托一個鞋匠家去住,他在那裏學習管風琴,並在鎮上管弦樂團工作。當他被鎮民送往米蘭音樂學院學習時,卻遭到拒絕,被拒原因是他的歲數太大(超過了14歲)。從未受過訓練,缺乏音樂才能。他回到布塞托,後來開始寫他的第一部歌劇《博尼法喬伯爵奧貝爾托》,該劇於1839年他26歲時在斯卡拉歌劇院上演,這部歌劇取得了成功,使他獲得了創作三部新歌劇的合約。
當然,由於他勤奮不懈的創作,他的名聲也隨之水漲船高,今天演出最多的四大名作——《弄臣》《遊吟詩人》《茶花女》和《阿伊達》,都是他藝術生涯中期的作品。他譜寫了《阿伊達》之後16年間沒有寫過任何歌劇,然後又以最後兩部封刀之作——悲劇性的《奧塞羅》和喜劇性的《福斯塔夫》震驚世界。
行客串演出,劇目基本上是威爾第、普契尼以及真實主義作曲家的作品。1950年夏,莫納柯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科隆劇院首次演唱了威爾第的晚期名作《奧賽羅》。這部“重量級”男高音歌手的必修劇目對莫納柯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有評論甚至說:“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莫納柯勝任不了奧賽羅,那麼就沒有人能唱這個角色了。”後來的青年男高音多明戈感歎說:“莫納柯嗓音的威力實在罕見,他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奧賽羅。”的確,莫納柯所獨有的強大的胸腔共鳴,產生出咆哮般的聲音,其音量之雄壯、音勢之猛烈,竟令同台的女高音感到恐怖,仿佛莫納柯真的變成了要扼殺妻子的奧賽羅;莫納柯一生演出《奧賽羅》達427場,這個記錄前所未有,至今也無人能打破。莫納柯令女歌手害怕的情景同樣出現於他演唱《卡門》的過程中,飾演卡門的女中音們在他發出衝天的歌聲時都不由自主地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聽眾卻對他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