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托爾曼

出生地:美國麻省

生卒年:1886—1959年

曆史評價LiShiPingJia

托爾曼(EdwardC.Tolman)的認知行為主義融合了格式塔心理學、麥獨孤策動心理學、武德沃斯動力心理學的許多思想,是一個行為主義者。他堅持行為主義的基本立場和方法研究動物和人類的認知性學習,這一點又使他與赫爾、古斯裏、華生等聯想行為主義者迥然不同。所以他的理論是獨特的,為認知的行為研究開辟了道路。現代認知心理學吸收了他關於人類學習的認知觀點和客觀的研究方法,他被認為是認知心理學的開山始祖。

1886年4月14日,托爾曼出生在美國麻省紐頓的一個貴格會教徒的家庭。1911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電子化學學士學位,之後到哈佛大學攻讀心理學,從師霍爾特學習心理學,1912年獲心理學碩土學位,1915年獲哲學博土學位。在此期間曾專程去德國接受完形心理學家考夫卡的指導,深受其思想的影響。1915年,他開始在美國西北大學任講師,但3年後他被免職了,名義上說他缺乏教學能力,實際上則是由於他在當時戰爭期間持貴格教的綏靖主義態度。

相關鏈接

認知期待說

托爾曼用來解釋動物學習的核心概念是“期待”(“expectancy”一詞可譯為“期待”或“預期”)。行為主義的種種“刺激-反應”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動物或有機體是在一定的內部和外部的刺激物或強化物的驅使下進行學習的。通過學習所獲得的是一係列連貫的動作,以後遇到適當的環境刺激的條件時,這些學會的連貫動作就會被發動起來。托爾曼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認為動物或有機體在學習過程中所學會的不是連貫的動作反應,而是獲得了關於它周圍的環境,學習目標的位置,以及如何達到目標的途徑和手段的知識。這些知識使有機體形成了“認知上的期待”,這種認知上的期待將支配有機體下一次活動的方向和強度。

1918年,他受聘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貝克萊分校,任心理學教授。他的學術生涯主要是在那裏度過的。1937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50年,他由於拒絕麥加錫泡製的忠誠宣誓而被解聘。1951年,被耶魯大學授予理學博士學位,以獎勵他“勇敢捍衛自由的精神”。在這之後,他曾先後在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任教。在這期間,托爾曼作為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一名成員,為促進學術自由而作了不少努力。這種努力的結果之一,是他於1953年重新回到貝克萊分校任教,恢複原職,一年後退休。1953年在第14屆國際心理學大會上當選為兩主席之一。1957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托爾曼的著作包括:《動物與人的目的性行為》(1932年)、《戰爭的驅力》(1942年)和《心理學論文集》(1951年)、《托爾曼自傳》(1952年)等。托爾曼有時也受到學術界人士的指責,認為他在闡述理論時不很嚴肅。事實上,他的論著中常有些離奇的想法和趣聞。也許,至少他在把自己最重要的著作《獻給挪威的白老鼠》時,表明他缺乏誠意(Bolles,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