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阿釋然道:“原來是水鏡門弟子,想來小友武藝定是不凡。”
周不疑連稱慚愧。
史阿道:“幾位公子正在切磋劍術,待勝負分出後在給你們引見吧。”
此時場中兩對孩子的鬥劍已節奏漸慢,想是打鬥良久力量即將不支了。
四個孩子按年齡配對,年長的那一對身高相差無幾,稍高的孩子生得膀大腰圓,濃眉虎目,一頭奇特的黃發甚是紮眼。另一人則身材頎長,劍眉星目,鼻梁高挺,麵容白皙。
年少的一對身形高低落差甚大,高個孩子身材勻稱,唇紅齒白,自有一股瀟灑之氣。另一孩子還是五六歲的孩童,容貌甚是稚嫩,白裏透紅的的臉蛋吹彈可破,一雙眼睛清澈靈動,揮舞著一把幾乎要與他身形等高的木劍。
許褚目光注視場中四個孩子,向周不疑一一指認身份。原來身材頎長的少年是曹操次子曹丕,字子桓,時年十四歲;身材最為雄壯的黃發孩子是三子曹彰,字子文,時年十一歲;最幼小的那個孩童就是曹衝,字倉舒,剛進六歲;與他對戰的是四子曹植,字子建,年九歲。
曹丕、曹彰、曹植均為正房夫人卞氏所生,曹衝則為妾室環夫人所生。因劉夫人所生長子曹昂於建安二年征伐張繡時戰死,現時曹家子女中以曹丕為長,但曹家內部包括許褚等近臣還是習慣以二公子稱曹丕,以三公子稱曹彰,以四公子稱曹植。
曹操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也非常嚴格。文教方麵,聘請了當世賢儒張範、邴原為孩子們的老師。而武學的老師就是這位劍法冠絕天下的劍聖傳人史阿,他同時還是司空府侍衛的武術教練。曹家的男孩從很小的時候起就被要求習文練武。很多年後,曹丕在《典論.自敘》中回憶了自小受教的情形:“上(指曹操)以四方擾亂,教餘學射,六歲而知射。又教餘騎馬,八歲而知騎射矣。……”又寫道:“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遊具得其法。餘從阿學之,精熟。嚐與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餘與論劍良久,謂言將軍法非也,餘顧嚐好之,又得善術。固求與餘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芋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可見曹丕從史阿處修習來的劍法是相當精妙的。
此刻,隻聽場中一聲呼喝,曹彰見曹丕左肩露出破綻,遂奮起一擊,木劍直劈曹丕左肩。曹丕欣然一笑,身形隨勢右倒,以劍撐地,雙腿彈起,以閃電般速度踢向曹彰下盤。曹彰一劍落空,力道前傾,腳下被曹丕踢中後立足不穩,迎麵一跤摔了個灰頭土臉。
曹彰翻身彈起,虎目圓睜怒喝道:“二哥,你又使詐!”
曹丕翻腕背劍,哈哈笑道:“三弟,你天生神力,我不用巧怎能打得過你。何況師父說過,劍法之道不囿於劍,身法步法均含於劍法之中。”
曹彰氣憤地把木劍猛戳地麵,轉向史阿叫道:“師父,我不服!”突然看到許褚,立刻麵露喜色道:“咦,許叔叔,你怎麼來了?”
許褚是曹操的近臣,貼身武將,與司空府諸人甚是熟絡。曹操對許褚是非常的信任,並且尊重,似乎把對已故猛將典韋的情感,也都全部加注給了許褚。所以,許褚在司空府有著很特殊的地位,公子小姐們見到他都持晚輩之禮。在這些公子當中許褚最喜愛的便是曹彰,對他說話也像對自家子侄一樣無所顧忌。諸將中曹彰也最親近、尊重許褚,可能是因為兩人心性頗有相同之處,均是豪邁任俠之輩。
曹衝見二哥三哥勝負已分,又見有人到來,便虛晃一招,閃身後退氣喘兮兮叫道:“四……四哥,不打了……不打了,我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