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愛情故事(1)(1 / 3)

關於書的愛情故事

那位賣給我這所有書的好人幾個月前去世了,書店的主人也死了,但是書店還在那裏。如果你正巧經過查令十字街84號,能否為我吻它?我欠它的實在太多了。——HeleneHanff

電影《查令十字街84號》講述了一個關於書的愛情故事。窮困的女作家海倫(HeleneHanff)受不了紐約昂貴庸俗的古舊書店,便按照《書評周刊》上的地址,給位於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的馬克書店寫了一封信,求購一些絕版圖書。這一天是1949年10月5日。

很快,回信和她要的書就來了,那些書令海倫的書架相形見絀。雙方的信任和欣喜很快達成,除了海倫有一點點麻煩,她是個連付賬和找零都搞不清楚的女人,更不用說將英鎊換算成美元了。馬克書店的經理弗蘭克除了滿足她購書的要求外,還給她準備了英鎊和美元兩種發票。

溫暖的相知借助娓娓道來的書信,很快就俘獲了遠隔重洋的海倫和弗蘭克。

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英國百廢待興,物資實行配給製。海倫就從美國給書店的店員們寄來火腿雞蛋和香腸,讓他們吃到很久沒有見過的“完整而大塊”的肉。而弗蘭克並不是不知感恩的人,他開始在英國各地奔波,出入豪宅,為存貨不多的書店添置新品,踏破鐵鞋,為她尋覓難得一見的珍本。

日子一天天過去,書信成為他們平靜流淌的生活中無時不在的旁白。

海倫不是沒想過去倫敦看看書店看看弗蘭克。她終於有了自己的積蓄,而英女王的登基又使得赴英的費用打了折。眼看可以成行,但她的牙逼著她留在了紐約。她隻好給弗蘭克寫信:“我陪著我的牙,而牙醫卻在渡蜜月,他的結婚費用是我出的……”

弗蘭克隻好為她和剛剛登基的伊莉莎白女王祝福。

書照買,信照寫。

到了這一天,海倫的信三個月後才接到回音,她被告知:弗蘭克於1968年12月22日病逝。

海倫馬上趕到查令十字街84號。走進即將被拆遷的馬克書店時,距離她第一次給這裏寫信,已經過去了20年。

她笑著對空蕩蕩的書店說:“我來了,弗蘭克,我終於來了。”

馬克書店的店員們把海倫想象成一個“年輕,成熟,時髦”的女人,海倫老實告訴他們,她“和百老彙的乞丐一樣時髦”。就是這樣一個執拗邋遢的女人,將驕蠻趣致的女性一麵全都呈現給弗蘭克,她會為一本欺世盜名的書而衝弗蘭克發飆,將滿腔怨氣傾泄到打字機上,然後突然收起霸道,對著空氣嬌媚地笑了:“弗蘭克,你是唯一了解我的人。”

海倫所推崇的英國玄學詩人、散文家多恩有一句話:“全體人類就是一本書。當一個人死亡,這並非有一章被從書中撕去,而是被翻譯成一種更好的語言。”

我想,當愛情以另外一種方式展現鋪陳時,也並非被撕去,而是翻譯成了一種更好的語言。上帝派來的那幾個譯者,名叫機緣,名叫責任,名叫蘊藉,名叫沉默。

還有一位,名叫懷戀。

我要得到你——誘惑

又是一個暴風雨的晚上,我斜坐在那張氣派無比的辦公桌上,蹺起了二郎腿,悠閑地打開了辦公室裏的電視。“台風要來了……”

雨下得很大,而且沒完沒了地下。說實話,我喜歡這種瘋狂的雨天,可以聽不到任何其他嘈雜的聲音。

在這種天氣裏,最嘈雜的聲音就是雨聲。這和很久很久以前的某個夜晚時我所聽到的聲音是一樣的。

那天,我神差鬼使般猛地睜開眼睛,卻看見電視屏幕上隻顯示出一片一片的雪花斑點。那時候,我想:如果,我把一盤AV帶子一推進我的破錄像機裏時,裏麵也能跳出一個一模一樣的美人來就好了。“她”使盡渾身的柔術將我徹底誘惑,讓我的想法隨意爆發……

我知道,這隻是我19歲那年讀過的一部日本漫畫——《電影少女》中的一個情節。但是,這種模模糊糊的誘惑,開啟了我對女人的渴望之門。

當然,我今年已經34歲了,卻並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女人,可以徹底將我誘惑到發狂的地步。反而,我誘惑過的女人,她們或是嫵媚妖嬈,或是純情如水,數不勝數。

不過,我還是很期望一場“真正的”豔遇!一場奇特的,沒有結果的豔遇!一個完美的女人,她徹底地將我的心俘獲,揉碎,讓我既做她的主也做她的奴,讓我心甘情願地被她誘惑隻跟著她的動作……

電話鈴聲響了起來,打斷了我不切實際的幻想。

“喂?”

“……”

靠!搞什麼?午夜凶靈啊?現在才晚上7點鍾!我掛了電話,看了一眼來電……讓我驚訝的是,這號碼竟是內線。至於是從哪個辦公室裏打出來的,我可就記不清了。要知道,我從美國回來以後,才在這裏做了1個月左右的管理。

看來,敢打這種恐嚇電話的,居然是個內部職工。這個“斯亞物資貿易公司”,果然是問題重重……

我記錄下了號碼,決定明天一定要讓張秘書來查一查是哪個“孤魂野鬼”敢有這麼大的膽子!

我走到了窗戶邊,望了一眼外麵的天。暴風雨讓天昏讓地暗,但卻撫平了我心中不平的火焰,給我帶來了寧靜的時間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