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導言“他者”的誤讀(3)(3 / 3)

4.不是中國傲慢,而是西方有偏見

自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以來,“中國傲慢論”也開始流行於西方各主流媒體,在西方一些國家中也頗有市場。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以後,德國《明鏡》周刊載文直接以《中國的傲慢》為題,指責“中國人把自己視作全球經濟危機的戰勝者”,“中國政府充滿著近乎傲慢的自信”,這意味著“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將更可能成為一個‘麻煩製造者’”。包括美國著名國際問題專家約瑟夫·奈都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上撰文指出,“中國的傲慢和過於自信”導致了2010年的中美關係跌入低穀,並認為“中國違背了鄧小平‘韜光養晦’的政治智慧是一種失算。”

中國真的“傲慢”嗎?所謂傲慢就是看不起別人,對人不尊重。中國外交一直堅持平等的原則,五千年的文化養育的文明大國對朋友總是彬彬有禮,是禮儀之邦;凡是跟中國打交道的國家都切身地感受到中國的情深禮重。說“中國傲慢”的人,如果不是沒有跟中國人打交道、不了解中國,那麼就是對中國存在著偏見。“中國傲慢論”的邏輯很簡單:因為中國在聯合國哥本哈根會議上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聲音,所以“中國傲慢”;因為中國反對美國對台軍售,所以“中國傲慢”;因為中國強烈反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會見達賴,所以“中國傲慢”;因為中國反對美國航母到黃海軍演,所以“中國傲慢”;因為中國維護在南海諸島的主權,所以“中國傲慢”……用西方的邏輯順推下去,那就是中國低調、軟弱、順從西方……那麼中國就不“傲慢”了。說到底,西方就是希望中國回到19世紀!

試想,中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表達一個正常國家的聲音,難道有錯嗎?實際上,任何獨立主權國家都可以在聯合國的有關會議上闡述自己的觀點,不管國家大小強弱。歐美等發達國家可以闡述自己的看法,發展中國家同樣可以表達自己的主張,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其主張更為重要。

再說,中國的主張是合理化建議,而且還從大局考慮,率先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而麵對中國的這種承諾,碳排放欠下了人類巨額曆史債務的西方發達國家竟然還在說三道四。如果中國這種承諾也算是“中國傲慢”的話,那麼我相信,世界缺乏的正是這種敢於承擔國際責任的“傲慢”!

中國反對西方國家政要會見達賴竟然成了“中國傲慢”的依據!達賴究竟是何許人也?他真的如西方所說的那樣是“宗教領袖”嗎?

達賴是達蘭薩拉所謂的“西藏流亡政府”實際上的分裂主義集團的總頭目、總代表,一直鼓吹西藏獨立,在他的直接領導下建立了一係列藏獨組織,如“藏青會”、“藏婦會”等,培養了一批忠於自己的“藏獨”分子。

達賴把堅持分裂祖國的藏人組織起來,欲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大雪域國政府”,但在其目的尚未達成的時候,達賴集團成為外部反華勢力掣肘中國的一枚棋子。

達賴為了換取印度政府支持“西藏獨立”,他公然承認“麥克馬洪線”為印藏邊界,企圖出賣中國領土和主權。為此,他還專門著書宣揚“西藏獨立”的分裂主義思想。

達賴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經常組織藏人騷亂,危害西藏來之不易的社會穩定。2008年的“3·14”事件則是達賴企圖借機破壞北京奧運會而製造的一次大規模打砸搶燒事件,致使500多名市民受害,直接經濟損失到2.8億元人民幣。

達賴的“藏獨”組織直接接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財政援助,以從事分裂祖國的行徑。尤其是近年來,西方對達賴集團的“援助”不斷在上升。2002—2006年間,美國“民主基金會”向達賴集團提供了135.77萬美元的專項資金“援助”。即使在嚴重金融危機的2009年,奧巴馬政府也為達賴“流亡政府”提供了高達1600萬美元的財政資助,這比小布什政府2008年度提供給達賴集團的財政預算增長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