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做企業時隻知道低頭拉車,不知道抬頭看路,辛辛苦苦做了近二十年,待在一個行業裏就沒出來過。我來上海時以做出口為主,工廠的生產規模慢慢擴大,業務也做得順風順水,隻要接訂單、生產、發貨就行了。人在安逸中就容易出問題啊,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來了;我的國外客戶相繼倒閉,訂單一下子沒有了。雙重打擊的是,當時LED節能燈出來了,國家各級政府都倡導,很多業主和客戶都相繼轉向用LED。我所在的霓虹燈行業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這種雙重打擊之下,我們當時的銷售額基本就剩下最輝煌時期的5%了。”回顧著他創業路程中的這一次困境,張暉由衷地說,“這次危機的解決還得感謝海外教育學院。”
2008年,張暉報讀了海外教育學院“私募股權與風險投資高級研修班”課程,後又參加了“中國連鎖經營總裁EMBA高級研修班”第1期。他說,正是這兩門課程決定了他整個企業經營和後半生職業生涯的轉變,並使他最終走上風險投資行業。
在學院“私募股權與風險投資高級研修班”學習期間,一位老師對他說,“處在一個成熟行業,產業鏈越成熟,利潤就應該越靠近客戶端。”這句話給他很大啟發:無論哪一個產業鏈,越貼近客戶,利潤才越高,這也是企業價值的體現。正是這個經營理念的轉變,使得張暉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在當時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之中明顯優於同行,客戶不僅沒有流失,而且還保持每年30%的逆勢增長。這次的“浴火重生”之後,他的企業從原來的訂單外向型的企業,轉變成一個貼近客戶的服務型企業。
“這就好比一條‘微笑曲線’,生產型企業都是微笑曲線的最下端,附加值最低,做得最辛苦,隻有向服務型轉變,勇於創新,附加值和利潤才會更高,才更讓客戶滿意。是學院的學習經曆讓我實現了一次‘鳳凰涅槃’,我認清了企業經營除了追求利潤之外,還需要追求企業本身價值的增長;有很多企業不一定賺很多錢,但是它經營多年後,企業的價值仍在不斷提升,這個價值是企業的無形價值。”
所以在海外教育學院“私募股權與風險投資高級研修班”學習之後,張暉頓悟,決定後半生要向巴菲特學習做投資人。很快他就和班上七個意氣相投的同學注冊成立了“德程資本”,由張暉來做總裁,專門從事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現在效果非常好”,張暉說:“我非常感謝這個課程帶給我的啟迪。現在,我從事投資和連鎖業,不斷地看企業和項目,也給他們做一些輔導;我反複強調的就是,任何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你的管理係統,團隊和供應鏈都是不可替代的,同時在客戶服務和企業無形價值上穩步增長,這樣才會造就企業的強大。”
說起自己“涅槃”經曆,張暉說,正是自己體育運動員的出身,其精神內核才給了他巨大的支持。所以他一直建議身邊的朋友,對孩子,一定要讓他從事一項體育運動,而且要深入進去,因為體育運動會讓孩子不斷地經曆挫折教育。“你看現在很多新聞,很多大學生一旦承受不了挫折打擊就去自殺,但是我從來沒見過一個運動員比賽失敗了就去自殺,為什麼?因為他的成長曆程就是不斷地經受各種挫折和打擊。如果有這樣一個百折不撓的性格的話,我相信做什麼都能成功。”他深信運動員的這種百折不撓的曆練,就是企業家的精神之魂。“你的知識不夠,可以到像海外教育學院這樣的院校來學習;你的智慧不夠,你可以招聘職業經理人、技術精英,或者找厲害的合夥人一起合作。但是如果你的精神不行,沒有強大的內心力量,那是沒人能幫得了你的。”
“利他”才能讓企業不斷壯大
“企業家跟所謂老板的區別,就是企業家是有社會責任感的。自己富了不行,要讓跟著你的人也富起來。在學了學院連鎖課程之後,我也想把我的企業做成連鎖加盟的模式,現在正在探討試驗中。三年前我代表學院聯誼會、哈爾濱商會還有愛心聯盟這三個組織去喀什。做完慈善回來之後,在經營企業這方麵,像是忽然間開悟了一樣,接連設計了幾個特別好、特別成功的商業模式,項目進展非常順利。這是基於什麼概念呢?就是‘利他’。如果你做任何事情都是以幫助別人為出發點,做什麼事情,你都會覺得自己特別有力量,你的客戶也容易接受,更多的人也願意幫你。”比如,他們發現國內很多五星級酒店,大型會議很多,LED顯示屏使用頻繁。以前他們把LED屏租給酒店,這個酒店用完了下一個酒店接著使用,利潤都被來回折騰的人工成本攤平了。後來,他們幹脆就把價值幾十萬的顯示屏送給酒店,然後采取從收入和租金裏麵分成的模式進行合作。這種模式特別受歡迎,因為風險都由他們來承擔。幾年之後,沒等競爭對手反應過來,他們就迅速占領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