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的一個團長在9月12日擅自放棄了信陽,已經返回戰區的李宗仁叫胡率部向南移到位於桐柏山的平靖關,掩護戰區大軍向西轉移。但胡宗南根本不買李宗仁的賬,這一點比湯恩伯還絕,連搭理都沒搭理,就直接帶著部隊往南陽去了。
按蔣介石的脾氣,沒有命令而放棄城池,無論軍長,還是師長都是要槍斃的。一年後,在西安召開江北各戰區師長以上軍事峰會,檢討武漢會戰,蔣介石當麵質問放棄羅山的第124師曾姓師長,嚇得後者魂不附體,說如果不撤退的話,全師有被殲滅的危險。
蔣介石的回答是:“隻有不打仗,你的師才會不被殲滅,難道就不打仗了?”
在即將成為又一個被槍斃的師長時,曾姓師長的上級孫震站出來講情:“放棄羅山的將領固然有罪,那麼放棄信陽的呢?”
這確實問住了蔣介石。
當時的日軍不知道胡宗南直接往南陽撤了,為確保攻占地勢重要的平靖關,第3師團派出上村支隊前去助戰,但實際上第10師團的騎兵聯隊此時已衝過這一隘口。就這樣,第10師團在前,第3師團在後,一路向平漢線上的要衝——花園火車站疾進。第16師團在藤江惠輔的指揮下,也攻占雞公山下的另一隘口武勝關。
武勝關、平靖關,都在河南與湖北的交界處,一個靠東,一個靠西,自古就同屬於天下九關之一,地理位置非常之重要。現在兩關皆失,湖北麵向河南的大門洞開,江北的戰場到這兒就不好打了。
此時李宗仁的司令長官部剛從夏店(湖北大悟縣,距武漢隻有60公裏)轉移到不遠處的陳家莊。李焦灼萬狀,入夜後無法入睡。仿佛是第六感在提醒他:這個地方也不能待。
李宗仁下令連夜開拔向西轉移。
參謀長徐祖貽還在睡覺。接令後,問:“長官一向鎮靜,如何今晚心神不安?”
李宗仁也說不出緣由,隻催促大家馬上撤。
黎明時分,李宗仁一行抵達安陸。就在李宗仁帶人走後兩小時,日軍一個大隊的騎兵就包圍了陳家莊。
日軍騎兵衝過平靖關後,切斷了花園火車站到襄樊的公路。南北日軍實際上在平漢線上形成了一個包圍圈。
武漢會戰,蔣介石意在武漢之外與日軍搏殺,留駐武漢三鎮的軍隊並不多,算起來隻有郭懺兼職的第94軍、方天(黃埔軍校2期,江西贛縣人)第185師、方靖(黃埔軍校潮州分校2期,江蘇江都人)第13師,都是陳誠的嫡係。
9月19日,已是初秋,但武漢的天氣依舊熱得叫人喘不上氣來。第13師正在武漢外圍修建防禦工事。
下午4點,師長方靖突然收到蔣介石手令,命其率部隊乘坐150輛卡車,於當日急赴湖北與河南交界的宣化店阻擊日軍,因為前麵平漢線上的柳林車站(信陽南20公裏)發現了敵情。
淞滬會戰時,方靖在夏楚中第98師做旅長,經曆了彈肉橫飛的3個月。打完上海戰,夏升任第79軍軍長,方則做了其屬下第76師副師長。到了7月,由於從徐州戰場上撤下來的第13師師長還沒歸隊,仍在失蹤中,所以陳誠一紙調令過來,叫方靖去周碞第75軍第13師做師長。本來是提升了,但方靖覺得更習慣在夏楚中這邊幹,因為夏是他的老長官,脾氣也對路,他和彭善本就是夏手下的兩員大將,對第13師情況則不太熟。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5年前他曾被第13師扣押。
當時,作為第98師旅長的方靖,正在江西圍攻紅軍。在一次戰前,到臨川督導部下(“土木係”另一大將羅廣文)。為躲避紅軍襲擊,當晚方靖坐了輛裝甲車,不成想跟駐紮在臨川城外的一支部隊產生誤會,發生了交火。這把臨川城裏的人嚇壞了,以為部隊發生嘩變。誰在城裏呢?蔣介石和宋美齡。
最後事情搞清楚,方靖也被扣押起來,關在臨川城裏的師部。而城內的駐師,正好就是第13師。這個第13師,也算得上是蔣介石的嫡係了,早年在廣東組建,曆史也比較長,凡是這樣的部隊,各部隊長之間都有盤根錯節的關係,方靖現在跑到這個師做師長,實在怕指揮不動。
方靖雖然是陳誠第11師出身,但跟何應欽私下關係也不錯,因為方靖是黃埔軍校潮州分校畢業,當時何是分校代校長。加上此時陳誠正在前線視察,所以方靖很自然地找到何應欽,隨後兩個人有一番對話。
何應欽說:“第13師也是早年成立的老隊伍了,戰鬥力不弱。”
方靖說:“隻擔心下麵各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