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欽說:“這有何難?”
方靖說:“願聞高見。”
何應欽說:“我幫你把第13師的一個旅長調到軍委會做高參,剩下的一個旅長,你到任後,把他提為副師長。至於那4個團長,你選兩個,一個升旅長,一個升副旅長。這樣的話,還空出一個旅長、一個副旅長和兩個團長的名額,再從你的老部隊裏帶過來4個人,往裏一塞,不就全擺平了嗎?”
方靖笑了。
兵貴神速。
方靖帶著第13師官兵乘卡車由武漢直趨位於湖北大悟縣的宣化店。抵達後,雖然在附近與日軍第3師團一部接戰,但終不能挽回柳林車站的失陷,平漢線被切斷是倒計時的事了。
李宗仁的日子不好過。
按軍令部命令,胡宗南的部隊劃歸第5戰區,但胡有自己的傲慢勁頭,很少主動跟李宗仁聯係,更別說彙報敵情了。李宗仁先是在台兒莊叫湯恩伯搞得不痛快,現在又被胡宗南欺負,當時如果他在電話裏對胡宗南說:“中央軍不要太氣盛!”那麼胡宗南一定會回:“不氣盛叫中央軍嗎?”
在豫南戰場上,張自忠的表現依舊不錯,率第59軍支援商城的於學忠,但至羅山時商城已失,繼而在潢川、息縣一線阻擊日軍多日。任務完成後,張親帶手槍營和一團步兵掩護大軍轉進,一如徐州戰場。由於再次出色完成掩護任務,張自忠受到軍委會嘉獎,升任第33集團軍總司令,馮治安第77軍和曹福林第55軍劃歸他指揮。受命時,張自忠說:“軍人為國家為民族戰,應抱必死決心,貪生怕死,是軍人恥辱。”
沒有決絕的思想,隻有決絕的行動。張自忠在用一點一滴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出平靖關、武勝關後,日軍走應山、安陸、雲夢、孝感、漢川,在大別山東北作戰的中國部隊就將被包圍。所以軍委會電令李宗仁迅速指揮部隊向西北轉移,同時提醒李宗仁,大別山仍需留一支部隊。
李宗仁把兩個老部下李品仙和廖磊找來,說軍委會有令,留一支部隊在大別山打遊擊,問他倆誰能留下。李品仙還是比較滑的,他一聲不吭,擔子隻好壓給廖磊(此後廖磊在大別山苦心經營,到1939年10月,因積勞成疾,竟過早地去世)。
在柳林車站被日軍攻占後,江北的局勢迅速惡化了。
接著說宋希濂。他接孫連仲電話,後者要他從小界嶺一線經花園、雲夢、京山撤向鍾祥以西。此時第36師和第88師的傷員已被兩師師長帶到襄樊休整,兩師剩餘有戰力的人員由宋希濂親自帶領,沿黃安到花園的公路西退,直到這時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日軍第13師團和第16師團才突破大別山,分別向孝感和花園附近的京漢線突擊。
經曆了上海和南京的撤退,宋希濂在這方麵已經非常有經驗了。當然,這並非貶義。
天上有日機呼嘯而過,但沒攻擊他們,而是飛向西南。宋希濂判斷,他們是去轟炸那裏的橋梁去了。
到了花園,宋希濂得知鍾鬆率部沒向鍾祥撤退,而是往孝感方向去了。此時,各路退下來的人馬雲集花園火車站,那些群龍無首的都加入了宋希濂的部隊,希望宋帶他們跳出日軍的包圍圈。
花園不僅是交通樞紐,還是中國軍隊重要的補給地,存放有大量武器、彈藥、軍糧。為避免落到日軍之手,軍需官吆喝著叫經過這裏的軍隊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有健壯的士兵,一個人背了兩三挺輕機槍。
宋希濂判斷:如果此時再向西行,情況反而不妙,因為安陸方向已傳來槍聲,不出意外的話,日軍已攻占安陸。北麵一帶暫無敵情。在這種情況下,宋希濂果斷下令順原路向東走,一小時後再折向北麵,轉天抵達宣化店、三裏城。
三裏城行人如織,一點戰爭的氣氛也沒有。當地軍需官告訴宋希濂,這裏還有兩千多包軍糧,這叫連續行軍、饑餓不堪的士兵大喜過望,因為除了吃的外,連帶的都有了。
宋希濂帶著這一萬多名老兵,於夜間穿越信陽到潢川的公路,經息縣到達河南駐馬店。
蔣介石一直在關注第71軍的處境。當宋希濂在駐馬店電報蔣介石說已跳出日軍包圍圈時,蔣大喜,命其到南陽休整。
兩年後,宋希濂軍駐河南靈寶,在紀念“七七抗戰”兩周年的全軍大會上他說:“淞滬鏖戰,予賊重創。富沙殲敵,恨未能使匹馬不回耳。嗣當激勵士氣,功期再戰,驅逐倭寇,還我河山,餘之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