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寒冬將至(1938年7月~1938年11月)(2)(1 / 3)

戰鬥重新開始。尾家大隊摸索著前行,途中又遭中國守軍的捷克機槍的猛烈阻擊。黃昏迫近時,離中國軍隊守衛的一座高地隻有200米不到的距離了。這時候,大隊的子彈幾乎打光。尾家派荻島帶人去聯係後麵的輜重部隊,領取彈藥。

9月3日淩晨,尾家大隊開始向廬山西北高地發起進攻。

此前荻島給部隊發了飯團、栗羊羹、汽水和香煙。這些日子,日軍基本上靠挖紅薯和芋頭果腹,渴了就喝溪中的流水。

在陣地上,荻島看到了第101聯隊的聯隊長飯塚國五郎大佐。

多日連續行軍和作戰已使飯塚疲憊不堪,原本就留連鬢胡子的他,胡子更長了。飯塚對他的大隊長尾家說,如果攻擊部隊看到高地上的中國軍開始潰逃,就立即衝鋒,打白刃戰。但沒想到,這天下午,聯隊傳令兵來到尾家大隊,順便通報了聯隊長飯塚國五郎的死信兒。

飯塚死時,日本著名隨軍記者小俁行男在他身邊,此外還有幾個隨軍記者。

小俁行男後來以《日本隨軍記者見聞錄》而著名。開戰前一年進入讀賣新聞社,1938年1月開始隨軍采訪,武漢會戰開始,小俁緊隨第11軍,在各個部隊穿插,曾跟第6師團派跑了一陣,後來又轉到江南,跟同事分配任務時,本來有兩個選擇,一是跟隨第9師團行動,二是跟隨第101師團行動,最後他選擇了後者。因為他覺得這個師團遇到的麻煩會不少,對記者來說可寫的東西也就更多。

不過,小俁也沒想到,這個師團的麻煩也太多了,光在星德公路上就耗了兩個月,而且他們幾個記者還把聯隊長飯塚國五郎大佐送上了西天。

飯塚之死非常具有戲劇性。

在東牯嶺,飯塚麵對第66軍華振中第160師,連續進攻均不得手。一時間,兩軍對峙起來。這時候,包括小俁在內的隨軍記者廬山采訪團來到前線,有文字記者,有攝影記者,還有拍戰場紀錄片的。

因前進受阻,飯塚心思沒在采訪與拍攝上,但對於東京來的記者,他又沒辦法拒絕。這天午後,在答應兩個攝影記者拍戰地寫真後,他們來到聯隊隊部外秀峰寺西麵的一個山坡上。天氣特別炎熱,飯塚脫掉軍服,隻穿了個白襯衣(日軍從將領到士兵,襯衣基本上都是白色的,隻有少部分是土黃色的)。

飯塚的副官提醒,白色襯衣目標太明顯了,意思是叫飯塚最好穿上軍裝,但飯塚覺得沒什麼問題,而且他戴著鋼盔呢。記者先拍了一組飯塚拿著望遠鏡瞭望的照片,最後又拍了一組拄著軍刀的,最後拍了一組揮舞軍刀的。

記者雖然知道前線危險,但顯然低估了其危險程度,也低估了中國士兵的本事。對於飯塚來說,同樣是這個問題。一句話,大意了。但如果他命好的話,那也沒關係。但飯塚最近臉色發青,印堂發暗,不久前所騎戰馬還被子彈擊中。

就在飯塚擺著揮刀姿勢時,一支步槍已經瞄準了他。

飯塚所在山坡對麵500米開外,是華振中第160師的步哨。兩名監視敵情的哨兵發現了對麵山坡上奇異的一幕。開始兩人嚇了一跳,以為日軍又開始進攻了。但再一看,那個鬼子又把揮起的軍刀放下了,然後扭過頭跟身邊的人說著什麼。

其中一名哨兵瞄了好幾次了,雖然他無法斷定飯塚的軍銜,但由於看到他一會兒舉起軍刀,一會拿起望遠鏡,就知道至少是個中隊長。穩了一下心神,他扣動了扳機。

這是極為精準的一槍。子彈從飯塚前胸射進,打穿了他的心髒。飯塚沒掙紮一下就滾落山坡,死了個結實。

那名哨兵不知道自己剛滅了一個頭狼,所以沒事人一般繼續監視敵情了。

第101師團的悲劇還沒完。就在飯塚國五郎被“槍斃”後不久,一場叫日軍陷入悲慘世界的金輪峰爭奪戰開始了。

金輪峰位於廬山南麓,山勢尤為險峻,這裏亂石橫生,藤樹蓬勃,而峰頂平坦,呈圓形。上麵有座叫舍利耶的鐵塔,最初為石塔,建於三國時期,到明朝重鑄為鐵塔,屹立在峰頂四百多年。最高海拔雖然隻有700多米,但由於四周山峰不高,也就使頂有鐵塔的金輪峰顯得十分突兀。

廬山戰打響前,第160師師長華振中在金輪峰上布置了阻擊部隊。

飯塚死後,備受哀榮,給他拍的紀錄片也就成了絕版,一度在東京影院放映,成了1938年秋天的熱門亡魂。接替他出任第101聯隊長的,是布施安昌大佐。此人上任後,第一個動作就是傾聯隊之力攻占金輪峰,拿下南麓的這個險要據點。

從9月10日打到24日,日軍向金輪峰發動了12次攻擊,但都被占據有利地形的第160師打下來。僅在此山峰,仰攻的第101師團就傷亡兩千多人。由於是險峰爭奪戰,所以日軍把能想到的爬山方法都想到了,第160師的戰士們則把能想到的據守的方法也都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