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激烈倒不算什麼,對日軍來說最頭疼的,是這種高峰爭奪戰的艱難困苦,所以打著打著,中日開戰以來從未出過的情況出現了:日軍的一些下級軍官和士兵借口下山取水,偷偷溜到後方的野戰醫院去“休養”。要命的是,這種情況在各個中隊都出現了,而且人數一直在上升。
為此,聯隊長布施下達了一道命令:沒有中隊長的允許,任何人不得下山取水。到9月12日晚,日軍雪上加霜,幾名菜鳥慌亂中操作失誤,把自己的榴彈炮給弄爆炸了,當場炸死7人。
一年前,這支由預備役人員組成的部隊從東京出發前,陸軍參謀本部的井本熊男特意去看了一下,回來後表示:第101師團軍事素養堪憂。後來果然在淞滬會戰中傷亡最慘重,居各師團之首。
東京的士兵類似於大阪的士兵(第4師團),雖然戰鬥力不怎麼樣,但自我感覺特別良好。當然,這也不難理解,畢竟是大地方出來的人,所以他們是瞧不上什麼仙台兵、金澤兵和熊本兵、廣島兵的;進入他們眼裏的,或許隻有大阪兵和京都兵,但問題是京都兵很強,這又是東京兵比不了的。
麵對第160師的阻擊,日本人在廬山陷入暈頭轉向和悲苦中。
9月12日夜,荻島靜夫軍曹上了5次廁所。轉天一大早就起不來了,一種半生不死的感覺籠罩了他。實際上很多士兵都陷入這種狀態。由於後方補給線不時中斷,他們的糧食成了問題,士兵們在戰鬥間歇需要幹農民的活兒:跑到地裏去挖紅薯。荻島一口氣吃下5個後,才稍有些好轉,看來是餓的。
無論日本士兵還是中國士兵,在漫長的前線生活中,疾病都是躲不掉的。此時拿第101師團第101聯隊來說,一線上的軍官非死即傷,另有一半士兵不是死傷就是患了痢疾,躺在戰壕裏苦苦呻吟。
布施聯隊長一再下令強攻,但下麵的部隊長接到命令後,在進攻中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夜裏日軍隻能在山坡上露營,用荻島靜夫的話說,看著廬山皎潔的月亮,在疲倦中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此時荻島還在大隊本部,負責跟後方的輜重兵聯絡,保持彈藥的及時供給。由於新任大隊長尾家是個事無巨細的家夥,所以搞得荻島特別得累,開始“懷念”起前任大隊長足立那種“大膽放手”的指揮風格。
這一回,荻島靜夫是真的病了,主要是打不起精神來,食欲開始不振,但也不發燒。後來軍醫景村告訴他有可能得了腸胃粘膜炎。兩個人蹲在草坑兒裏,聊了起來。
荻島:“不會吧。”
景村:“怎麼呢?”
荻島:“雖然沒啥食欲,但我還是想吃餡餅和罐頭。”
景村:“你別做夢啦荻島!我斷定,至少半個月是吃不到這些的!”
荻島:“吃到紅薯也好啊,我發現自己喜歡上了中國的紅薯,太好吃了。”
景村:“我覺得你小子神經啦!”
但此時廬山穀底裏農民種的紅薯,基本上已經被日本士兵和中國士兵挖沒了。
話說直到9月23日,在援兵的幫助下,日軍才完全攻占金輪峰山腰。在日軍歡祝時,第3大隊的牧野少尉和十幾名士兵意外地從山上滑了下去……
轉天,第3大隊向峰頂發起攻擊,但被打了下來。25日,第2大隊再攻,仍沒成功。為了加強火力,日軍在當天把野戰重炮運到半山腰。但糟糕的是,由於士兵技術不精,所發射的數十枚炮彈竟沒一枚打到峰頂。
這個消息叫布施大佐極為惱怒,他覺得確實丟人了。
隨後日軍又調來高射炮。用岡村寧次後來的說法,用打飛機的高射炮攻峰頂,這樣的戰例是絕無僅有的。但問題是仍沒得手啊。
9月27日,第3大隊再攻金輪峰,仍不得手。此戰中大隊長川上重傷。當天夜裏,不等日軍喘息,山頂上第160師拿出一個營對半山腰的日軍第3大隊逆襲,在很多有關正麵戰場的記敘中,這場逆襲被遺漏掉了。其實這是場非常漂亮的夜戰,日軍第101師團第101聯隊第3大隊的機關槍中隊一個沒活,另外兩個步兵中隊也幾乎被一鍋端。這一戰,有接近400人被華振中的部隊擊殺。
從8月29日到9月29日,整整一個月過去了,日軍戰事進展遲微。
金輪峰上的阻擊隻是廬山阻擊戰的一個縮影。在金輪峰上,第160師一次次把日軍打退,到後來,第101聯隊長布施安昌還差點被打死。華振中指揮部隊是很聰明的,在山峰上設置炮位,不時轟擊一線後方的日軍部隊,也就是遮蔽式攻擊。由於彈藥充足,所以每時每刻都在尋找目標,最大的戰績是一炮把第101師團長伊東政喜中將擊傷。伊東被拉回九江治療,旅團長佐藤正三郎火速代其指揮廬山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