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寒冬將至(1938年7月~1938年11月)(4)(2 / 3)

大家幾乎同時閉上眼,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副司令莊達隨即叫3名船舶運輸總司令部人員外加一名水手,乘火輪上的一艘備用小木船前往下遊出事地點進行查看,命令他們3日內趕到沙市會合。

幾個人領命後,用最快的速度趕到出事地點,也就是新堤江麵,但那裏已歸於平靜,此時天空晴朗,好像什麼也沒發生過,江麵空空蕩蕩,“江興輪”消失了。他們下船後,到附近村子打探,有村民說,不久前聽到激烈的交火聲和巨大的轟鳴聲,有人爬到房頂上觀看,遠遠望見江中大輪船上的士兵用機槍射擊日本人的飛機,但船最後還是被炸沉了……

正如村民描述,此時“江興輪”已沉臥江底。

我們回到事發當時,1938年10月25日清晨,看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約在6點鍾左右,兩架日軍水上飛機發現並迫近“江興輪”。此時輪船上人滿為患,軍民混雜,日軍發現軍人後,立即用機槍掃射,隨後飛行員打手勢,叫“江興輪”回航武漢。自然遭拒絕。船上高射炮隊的士兵悄悄拉開所蒙帆布,朝日機開火,當即擊中一架,但沒有墜落,跟另一架跑掉了。

日機跑掉後,“江興輪”上的船舶運輸總司令部的人員覺得事情危急,建議立即將船擱淺岸灘,疏散人員登陸。但由於船上人太多,這個建議傳了半天沒傳下去,而且高射炮隊的一位連長認為,日軍水上飛機不足懼,因為他們不攜帶炸彈,隻有幾挺機關槍,火力十分有限,根本不是船上高射炮的對手。

在連長的命令下,6門高射炮對空架設。但他忽略了一點:日本人的水上飛機確實不能攜帶炸彈,但他們卻可以給轟炸機報信。也就在高射炮隊的士兵還在架設炮位時,4架日軍輕型轟炸機在兩架戰鬥機的護航下呼嘯而至。

接下來的場景可想而知。

日機循環往複地盤旋俯衝,除了炸彈外還投下大量燃燒彈。一時間,“江興輪”上婦女的嘶喊聲、孩子的哭叫聲、老人的咒罵聲和炸彈的爆炸聲連成一片。

高射炮手倒是勇敢,在轟炸中對空還擊,雖然擊中一架俯衝的日機,但於事無補,另外幾架日機死死咬住“江興輪”,船上的炮手也接連受傷。此時中艙起火,船尾中彈嚴重,船身開始緩緩下沉,為求生,很多人都跳到江裏。

武漢船舶管理所書記李世芳和妻子以及三個孩子在船上。在陣陣爆炸聲中,位於三層邊艙的他,先是用隨身攜帶的繃帶把妻子和自己連在一起,叫妻子抱著最小的孩子先跳入江中,隨後李世芳一手抱著一個孩子,也不顧一切地跳了下去。

跳到江裏,如何就是脫身之策?

但這時候,船上的人除了跳江外再沒其他辦法。日機像帶刺的馬蜂,無論怎麼驅趕都驅趕不走,一圈圈地把毒刺紮過來。“江興輪”已遍體鱗傷,船尾完全沉下,船頭悲愴地翹起……

一個浪頭打過來,繃帶開了,李世芳的妻子和最小的孩子消失不見。

李世芳大叫一聲,喝了口水,兩手下意識地一鬆,另外兩個孩子也被湍急的水流卷走。江中人頭攢動,日機上的機槍不停掃射,很多人中彈,江水漸紅。會遊泳的人,拚命往岸上遊;不會遊泳的人,很快就下沉了。

李世芳順流被衝了30多公裏,才被村民救起。

按陳良屏回憶,“江興輪”沉沒時載有乘客一萬多人,隻有84人生還。

這是個大疑問。按當時情況,即使是大型客輪,尤其是內河行駛的江輪,即使上麵都擠滿了人,是否能裝下一萬多人?南京戰時,被唐生智“趕”到武漢的兩艘大型客輪的標準載客人數是800人,即使超載,2000多人當是極限,否則船隻正常行駛都是個問題了。所以“江興輪”裝了一萬多人這件事使人難以置信。

但遍查史料,有關“江興輪”的記載少得可憐,能看到的幾乎所有記載,都是來自陳良屏的“一萬多人”這個“原始數據”。唯一期待的,隻能是以後相關檔案的真實披露了。

此時需要說到的是岡村寧次。

前推半個月,10月11日,他帶著高級參謀池穀半二郎來到第6師團駐地廣濟。

作戰課長宮崎周一當時正在想怎麼解救萬家嶺的鬆浦師團。走前他叫池穀帶了一封手令給廣濟的第6師團長稻葉四郎,催促他們盡快向武漢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