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好咧!”李玉蘭高興地回答道。她讓李先智跟她一起攙著老太太,一手領著李莎莎就往外走去。小張氏跟後麵喊道:“玉蘭,你把東西拿回去吧,我們真的不缺,你們家比我們需要這些啊!”李玉蘭頭也不回地說道:“大伯娘,您留著慢慢吃,不夠我們家還有,讓平哥兒去我家拿就是。”
小張氏無奈搖搖頭,對李德海說道:“這姑娘,怕我們還她東西,頭都不回了。”李德海笑笑說道:“玉蘭也奇怪了,跟三弟妹也就一起呆了兩年,怎麼這心地學得跟三弟妹一樣樣的。東西留給咱也沒關係,等會讓平哥兒從私塾裏回來再送些花生過去。”小張氏回答道:“也隻能這樣了。”
夫妻倆閑聊了一陣子,小張氏看到桌上的布料,一拍巴掌喊道:“哎,不對,這孩子,小妹送他們家的布料還在咱們家呢。苓姐兒,去把這包布料給三奶奶家送過去啊!”
苓姐兒早就想跟著去了,隻是自己娘早跟自己說過,莎姐兒病還沒完全好,不能打擾人家靜養。後來莎姐兒好不容易好些了,智哥兒又崴了腳,三奶奶又挨了二嬸娘一棍子,那自己更不能過去添亂了。
這回有奶奶的聖旨下了,她可明目張膽地去他們家玩兒了。苓姐兒接過奶奶手裏的小包袱,挽在胳膊上,噔噔噔地就追大隊伍去了。
再說李玉蘭和李先智攙著老太太往自己家走去,經過李德江家的門口,彭氏正咳咳咳地從屋裏出來,見到老太太,連忙上前施禮:“婆婆回來了,身體可好?”老太太瞪了她一眼,啥話也沒說就走了過去進了李莎莎家的門。
王氏正躺床上休息,琢磨著這幾個人去了這麼長時間怎麼還沒有回來呢。突然,門口傳來一陣喧鬧。她趕忙直起身來準備下床,喧鬧聲已經進來了。
老太太見王氏臉色雖然還是不好,但是身子果然像玉蘭說的那樣沒什麼大問題了,心裏懸著的大石頭這才落了地。這個三媳婦是個阿彌陀佛的善良人,這麼些年老三對她不聞不問,可她還是堅持著在家裏贍養老的伺候小的。對任何人都是那樣傾力相助,哪怕是隔壁老二家的一直在欺負她,如果老二家有什麼事讓她幫忙,她還是照樣全力去幫。
老三側室養的女兒,她也能視為己出,居然能為了玉蘭挨了侯氏那狠狠的一棍子。老李家上輩子積了什麼福,能娶到這樣好的媳婦兒。
她上前止住了王氏準備起來的身形,安慰地拍了拍王氏的肩膀說道:“三媳婦兒,不必起身,你的身子要緊。婆婆就是知道你受傷了,特地過來看看你。你安心養傷吧,我就在老大家多住幾天,老大家兩口子的為人你也知道,不會計較這些的,你就好好地把身子養好是正經。”
王氏聽著婆婆暖人心的話語,頓時流下了兩行清淚,對婆婆說道:“嗯,媳婦兒知道了,婆婆您暫時跟大哥家住幾天,我好了就會早早將您接過來的,到時再讓媳婦好好伺候您老人家。大哥家的情媳婦會牢記在心,往後我家任何人都會好好報答他們家的。”
老太太聽了她的話又說道:“三媳婦,你們都是兄弟,都是最親的人,一起互相幫助也是應當的。老二家的事,老太太我也管不了了,不過這次侯氏打傷你,我治不了她,我就去找族長說道說道,哪怕他們家以後都不贍養我也要說清楚。”
王氏聽了頓時大急:“婆婆,您可千萬不要去族長那邊,往後二哥和二嫂也不好做人了,到時咱一家子都跟族裏抬不起頭來。就算他們都不贍養您,我也肯定會贍養的,可是他們也是您的親兒子兒媳婦啊,這讓他們以後如何抬頭做人。我受點委屈無所謂,隻要家族和睦就好!”
老太太聽了也是熱淚盈眶:“三媳婦,哪能每次都讓你吃虧,那個侯氏也該好好管教管教了,不然她以為我們李家都是她的下飯菜,這種媳婦,我們李家可要不起。”
王氏拉住老太太的手說道:“婆婆,真的不能啊,二哥他們家全指著侯氏呢,要是她不在了,以後二嫂的病都該看不起了。我這裏沒事,真的沒事。”
老太太最終隻能歎了一口氣說道:“你這麼為她求情,我也隻能作罷了。以後我隻讓老二家出銀子,不去他們家住了,贍養的義務落在老大、你還有你們四弟肩上了,行不行?”
王氏這才輕輕應道:“婆婆說什麼就是什麼,媳婦兒隻聽您的吩咐就好。”李莎莎跟旁邊聽了,自然明白這也算是給了二爺爺一家一個下不來台。想想在這個時代,別說不贍養父母,就是父母單單隻不去你家住,唾沫星子也是能淹死他們的。哎,問題是這個也分人,碰上侯氏隻怕沒啥效果,她可是那種為了點銀子豁得出去麵子的人,麵子在她那不值半個銅板。
婆媳兩又嘮嘮叨叨地扯了些閑篇,老太太一再叮囑她好好多休息幾天,有什麼事就去老大家找人幫忙。正準備離開了,李苓苓提著包袱進來說道:“玉蘭姑姑,你們走得急,這個小姑奶奶給帶的布料還沒拿呢,我奶奶讓我給你們家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