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聽得眼睛一亮:“娘,我覺得莎姐兒說得對呢,可以照她說的試一試啊?”說幹就幹,李莎莎將兩袋子的東西拆開放到碗裏,跟李玉蘭說了說要放些什麼東西。
記得上一世吃粽子或是南方的點心時,她總說這些東西比北方的好吃,媽媽就跟她說是因為南方的點心和粽子裏都放了豬油,這樣吃著香。
她也將這個心得跟李玉蘭說了說,李玉蘭從灶台那邊拿出一個小罐子,李莎莎伸頭一看,裏麵是白色的如膏狀的東西。她有些不解地看著李玉蘭,李玉蘭則笑笑說道:“你不是說得放豬油麼,這是咱們最後剩的一點,就按你說的,都放到粽子裏去吧,如果不好吃,可就要打你的屁股了!”
李莎莎前世隻見過桶裝的花生油、色拉油,還真沒見過什麼豬油,這回可是看到豬油是個什麼樣子了。她樂咪咪地跟李玉蘭說道:“姑姑,放心吧,這回肯定好吃。”
李玉蘭按李莎莎說的法子將加熱化了後的豬油放到了豆沙餡裏麵攪拌均勻放置到一旁,又將那五花肉切成薄片,用醬油、鹽、薑絲醃上放在一旁待用。李莎莎的主意是做一部分豆沙餡的,做一部分用五花肉包著鹹蛋黃的。這樣,料也就備好了。
李莎莎忍不住讓李玉蘭先包一部分的豆沙餡的粽子,李玉蘭也好奇這個東西做好了會不會好吃,就同意先包豆沙餡的粽子。
第一鍋綠豆粽子出鍋了,王氏將粽子提出來放入旁邊一個裝滿了涼水的大木盆裏,李玉蘭則挑了個拆開了給大家都嚐了嚐,不知道是很久沒吃過這種東西還是怎麼著,幾人都是覺得軟糯香甜的很是好吃。
到第二鍋的豆沙粽子,大家更是喜歡,老太太還要多吃。李莎莎知道糯米不好消化,老人腸胃功能不好,更是不能多吃,就勸老太太:“老太太,這個粽子是糯米做的,不好克化,您還是少吃一些,等會還有鹹蛋黃五花肉的,您到時再試試。”
老太太聽了,也就不再要求,急著等第三鍋的鹹蛋黃五花肉。果然,第三鍋更受歡迎,每人嚐了一個都沒吃夠。李莎莎想如果李先智回來估計這鹹蛋黃五花肉的粽子全都得進他的肚子,甭想再送一個出去。
大家正熱鬧呢,外麵傳來一個低沉男人的聲音:“莎姐兒!智哥兒!”眾人都停下手裏的活,轉頭看向門口。
門口進來了一個挑著擔子的高高大大的男人,擔子的籮筐裏放著鋸子什麼的。王氏一見就熱情地迎上去:“親家來啦!”
那男人將肩上的擔子放下來,不好意思地搓著手說道:“親家母,我這個月都在縣裏一家人家打家具。這剛剛回來,跟路上就聽人說是莎姐兒掉到溪裏病了半個多月。我這心裏著急,直接就先過來這邊看看她好不好?”
王氏趕忙說道:“好了好了,讓親家掛心了。玉蘭,趕緊給親家公倒碗水,再煮兩個雞蛋。”李玉蘭唉了一聲就去忙活了。那男人先給坐著的老太太問了好,老太太又跟他寒暄了兩句。
李莎莎則在旁邊愣愣地看著,心裏就嘀咕難道這是自家這具身子的姥爺雷正堂。醒來這一個月也沒見自己姥姥家來人看看自己,以為是兩家關係不好呢,也就沒在意。
正想著呢,那男人過來了,用他那寬大長滿老繭的手一把摟過她,上上下下地打量起來:“哎,我家莎姐兒長高了哦,臉蛋兒也很紅撲撲的。”王氏在旁邊趕緊介紹:“莎姐兒,這是你外公,趕緊叫外公。親家啊,這孩子自從掉到溪裏,好多事情記不起來了,您多見諒!”
李莎莎窩在雷正堂懷裏,甜甜地叫了聲外公。雷正堂慈愛地看著她:“好,莎姐兒乖!”又衝著王氏說道:“沒關係,沒關係。哎,我去了一個多月,那邊的主家是要給自家姑娘出嫁打家具,三月我就過去了。沒想到我們莎姐兒遭了這麼大的罪,我就想來看看莎姐兒怎樣了。”
王氏安慰道:“好了,已經全好了。親家不用擔心了,雖說以前的事記不得很多了,這段日子我們一直慢慢地跟她說呢。”
正聊著呢,李玉蘭將一碗紅糖水端了上來。李莎莎有些奇怪,這紅糖水怎麼給男人端過來了。
雷正堂趕忙接過紅糖水:“親家母,太客氣了,自家人上什麼紅糖水。”王氏擺擺手:“親家也難得來一回。哎,好幾次也是多虧了親家的接濟,不然這日子還真是沒發過了。您可不就是我們的貴客麼。”
李莎莎恍然大悟,原來這裏的習俗貴客來了上紅糖水,難怪那天要買四斤紅糖了。以前沒見上紅糖水,是家裏窮買不起紅糖,也沒法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