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莎聽著呲之以鼻,若是沒有我的空間,你們哪裏去認識什麼嚴二少爺啊!當然這些話也不能說出口,隻能是在心裏想想而已。
老太太又側過臉來問王氏:“三媳婦兒,宗輝的束脩雖不知道準數兒,可是你得按多了的準備上一些兒,免得到時鬧一個措手不及的。”王氏低頭應是,拿眼睛瞄了瞄李莎莎,李莎莎則衝著王氏點點頭。
雖然蓋房子用掉了大部分的銀錢,但是這後院的菜地又開始盈利了,而且這新屋的後院可比原來老屋的後院要大上許多,所以如今每日進的銀錢就更加可觀一些,拿個一百兩銀子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吃完飯收拾完,王氏又領著李玉蘭、李莎莎、李先智幾個在前院擺上拜月台,將月餅、打粑粑各裝一盤,放上香爐和燭台。李莎莎和李先智去地窖裏拿了些果子出來也裝了幾個盤子,這樣拜月台上放得滿滿登登的。王氏又讓李先智給李德海家裏送了一盒月餅、幾個打粑粑,也讓他家的拜月台上的東西多一些,好看一些。
到了月上柳梢頭的時候,王氏和李玉蘭將老太太扶了出來,李先智和李莎莎則跟在李宗輝和雷國珍的身後一起到了外院的拜月台。今晚的天氣特別好,晴空萬裏,月亮顯得特別大而圓,李宗輝和李先智站在旁邊,王氏和李玉蘭一直扶著老太太跪拜、上香、祈禱!
李莎莎有些奇怪為什麼李宗輝和李先智不來拜,她一個勁地朝他兩人望去,雷國珍在旁邊扯了扯她的衣衫:“拜月都是女人們的事,男人們是不拜月的。”總算是有人給她答疑解惑了,李莎莎這才專注地跟著拜月。
老太太祈禱的時間最長,可能也是在對上天禱告,希望讓李宗輝能得償所願地過了秋闈,當然能過春闈,考上進士那更是求之不得的。家裏一直有人念書,隻是一直沒有出什麼舉人、進士之類的,如果自家的孫子能考上,以後自己這個家族都會更上一層樓的。
李莎莎也願意李宗輝能去書院,然後考上舉人進士的,起碼家裏有些錢也不會讓人覬覦、欺負的。她也望著明亮的月亮,衷心地禱告那個世界裏的爸爸和媽媽身體健康,她能做到的也隻有這些了。拜完月,大家又一邊賞著中秋的圓月,一邊吃著月餅、打粑粑和各種水果,大家聊著天,一直到月上中天才各自回房歇息。
終於這個忙亂的中秋節過完了,到了第二日,李宗輝起了個大早,帶著李先智就去私塾找胡秀才了。王氏和李玉蘭領著李莎莎去了自家的庫房,那裏堆著昨日親戚朋友們送來的喬遷之喜的賀禮,無非就是些雞蛋、紅糖、還有些土花布什麼的。都分開列好,由李玉蘭記下誰送什麼東西,到時候人家家有什麼紅白喜事的,記得按這個將人情還回去。
沒過多久回來,李宗輝帶著李先智回來了,李宗輝喜笑顏開地對大家說道:“沒想到智哥兒跟鄭大叔學了幾個月的功夫,規矩也懂了不少,今日跟我去胡兄那裏,居然能侃侃而談,讓胡兄也甚是喜歡,沒有多話就收下了。”
王氏將眾人心中最想知道的事情問了出來:“那束脩是多少銀子一年?”李宗輝得意洋洋地說道:“本來是應該每人收十兩銀子一年的,可胡兄跟我也有同窗之誼,隻收七兩銀子一年。”大家聽到這個也都非常高興,雖然家裏如今有一些進賬,不過束脩能便宜一些,不是還能拿銀子幹點別的事情麼。
王氏點點頭,又問道:“那什麼時候能去進學?什麼時候交束脩?”李宗輝對王氏解釋道:“後日就可入學,入學的當日付清一年束脩就行。書本什麼的也不用買了,就用我小時候的,這樣也能省下一些銀子來。”
李莎莎知道這個時候的紙張是非常昂貴的,這樣一代傳一代的將書本傳下來,也是一種不浪費的好辦法。“還有筆墨紙硯的,就從我這裏分一些出來吧!以後我到府城後再買一些就是了。”李宗輝已經都打算好了。
到了第三日,李先智就背著李玉蘭縫製的書包袋,裏麵裝著李宗輝分給他的筆墨紙硯以及李宗輝給的小時候的書,由李宗輝揣著銀子去了私塾。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