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聽完李莎莎念完信,不禁念叨道:“這孩子,該花錢的地方還是要舍得花,出門在外的,多不容易啊!”雷國珍勸道:“婆婆,您也別著急,宗輝心裏都有數,他不是那不懂事的人。婆婆,您就放心吧!”
老太太也插話道:“是啊,三媳婦兒,我看宗輝這孩子不錯,又機靈又懂事,比他爹強百倍的,以後一定能讓你享福。”幾人一通勸,王氏終於也沒多說什麼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秋天來了,這裏的秋天氣候很舒適,很有點秋高氣爽的意思。雖然也會刮風,可那不是北方那特別冷冽的風,而是那種非常柔和的、輕輕的風。空氣終於沒有那麼潮濕了,李莎莎最不適應的就是這裏的潮濕,到了現在才能感受得到一點點類似於北方的幹燥。
這天正好趕上李先智和李先平旬休,李苓苓跟李莎莎約好一起去山上耙叢麼,開始的時候李莎莎根本不明白啥玩意叫叢麼。李先智跟她解釋半天,就是鬆樹到了秋天也會有落葉,它的落葉就是鬆針,這種叢麼是特別好的引火材料,每家每戶都缺少不了的。不過這種東西得用一個短把的扒犁,在鬆樹下扒拉,讓它從一堆枯枝爛葉裏扒拉出來,湊成一堆後再用手捧到背簍裏,非常費事。
家裏的柴也要趁著這個時侯多打一些回來,今年冬天肯定費柴,每間住人的屋子都有火道,這真要是人都回來了,這每天的柴火可是要燒不老少的。這回李莎莎家比李苓苓家住得高一些了,輪到他們兄妹倆過來叫他們,王氏怕幾個孩子出事,叫了李玉蘭跟著他們一起,旺旺也樂顛顛地跟在幾個孩子後麵。
幾人背著背簍出了門,旺旺則撒著歡地跑前跑後。金秋十月,豔陽高照,雲淡風輕的,太陽曬在身上暖洋洋的,很是愜意。五個半大孩子一路嘻嘻哈哈地往山上走去。李莎莎如今也非常享受這種生活,起碼有沒汙染的空氣和環境,如今也算是能吃飽穿暖的了,所以更是願意在這裏生活下去,當然如果沒有侯氏時不時地出點麻煩就更好了。
幾人又走到那日采到地耳的大岩石那,坐著歇了歇,看著山下的房子跟火柴盒一般,在金色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好像籠罩在一片金光之下。每次看到這種景色,李莎莎覺得自己的胸懷都好像要寬廣了許多。我嚐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沒坐多久,李玉蘭又指揮大家一起往上次采菌子的那片樹林前進。上次李莎莎的身體剛剛恢複沒多久,隻記得爬上來,感覺氣都要喘沒了,如今有些遊刃有餘了。到了那片樹林子,也不覺得自己費了多大的力氣。還一個勁地不服氣地說道:“還能往上嗎?”
李先智看著妹妹這逞能的樣子,隻是笑著搖搖頭,因為練過功的關係,他現在走起山路來,簡直就是健步如飛,就自家妹妹那兩下子,根本不夠看的。
李苓苓見李莎莎開始吹上了,就神秘地笑著對她說道:“往上去,你敢嗎?”李莎莎頓時豪情萬丈:“這有什麼不敢的?”“上麵可是有土地廟!”李苓苓眼神裏有些懼色閃過。
李莎莎看到有些愣神:“土地廟有什麼?就是上去了又怎樣?”李苓苓剛要說話,李先平出聲打斷了:“妹妹,不要嚇唬莎姐兒!”李莎莎聽得這話,更是有興趣了,還不讓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玉蘭也上前來拽過李莎莎,小聲地喝道:“莎姐兒,別在這說了,等回家姑姑一點點跟你說啊!”這話說得,李莎莎心裏都要開始冒泡了,這肯定是有神秘事件啊。還不能在這說,還得回家去說,到底什麼事啊!
不過見到餘下的幾人臉色都不是很好看,她使勁地將心裏疑惑的話咽了下去。氣氛頓時有些沉重起來,李玉蘭年紀最大,見了這種情況,隻得喊道:“來吧,都到這裏來了,趕緊耙叢麼吧!”幾人都不說話,蹲在鬆樹下開始專心致誌地耙叢麼了。
突然,李苓苓叫了起來,嚇得餘下的幾人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這動靜鬧得旺旺也跟著狂吠起來。李先平有些氣惱地衝自家妹妹喊道:“苓姐兒,瞎叫喚啥,嚇死大家了。”李苓苓不好意思地說道:“哎,不是故意的,這兒居然有一大堆的樅菌呢,咱們運氣太好了!”
她這話一出來,餘下的幾人立馬就靠攏到她身邊,順著她手指的地方看去,李莎莎看到一堆褐色的菌傘,跟上次采的不一樣啊!上次都是黃澄澄的顏色,今天這堆菌子烏了巴突的,哪有上次那麼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