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那不以為然的樣子,李玉蘭解釋道:“這樅菌,春天采的時候都是橘黃色,到了秋天,也就叫重陽菌,顏色卻變成了褐色,味道還是一樣,這個時侯的菌子卻是肉質最肥厚,咱們再細細看看,說不定運氣好,還能多采一些燉肉吃啦!對了,用這個燉雞味道不錯,還可以讓你娘親滋補滋補。”
一聽對自家娘親的肚子有好處,李先智和李莎莎都跟打了雞血一般每棵樹每棵樹地去找了。果然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又找到了幾堆樅菌,將所有樅菌收集起來,居然足足裝了大半背簍,這下能吃上一陣子了。
他們兩人忙著采菌子,其餘三人也沒閑著,每人都耙了一背簍的叢麼。李莎莎不好意思起來,打著耙叢麼的旗子,卻是采了一堆的菌子回去,整個就成了一吃貨啊。李先智和李莎莎將那大半背簍的菌子放下,又開始突擊耙起叢麼來。終於兩人也耙了一背簍的叢麼,這才閑下來歇了口氣。
幾人休息了一會兒,才往山下走去。到了自家門口,李莎莎讓李先平和李苓苓都等一下,她迅速地跑進院裏拿了個背簍出來,將自家采的樅菌分了一半出來倒在那個背簍裏,遞給了李苓苓。李苓苓擺著手不接:“你們采的,就你們拿著吧,再說多給三嬸娘燉一些補身子,我們就不要了。”李莎莎笑著說道:“苓苓姐,如果沒有你發現,我們哪裏會想起采菌子,咱們一起出去的,你們拿一半吧!這裏這麼多,我們家吃不完,到時壞了就糟踐東西了。”
李苓苓笑道:“死娃兒,敢情是吃不了給我的啊!那我更不要了。莎姐兒,你聽我說,這個菌子要吃不完也沒有關係,可以讓你奶奶榨菌油,那個東西不容易壞,吃麵條的時候放點可香了。”
李莎莎有些傻眼,還能這麼弄。李苓苓將那半簍的菌子放回她手裏:“你給三嬸娘多弄點吃吧,我也采了一點,回去能吃一頓就好了。”說完,轉身拉著李先平的手就往家跑去。
李莎莎見她溜得快,也不搞那些個推來推去的假客氣,就自家吃好了,以後有啥好東西再說唄。李玉蘭幫著她拿了兩個背簍進院子,李先智也背著一背簍的叢麼跟了進去,李莎莎將身後的院門關上,又插上門閂。
幾人一路進了灶屋,將叢麼卸在了灶屋的柴火堆旁邊。王氏看著她們笑道:“今兒撿著金元寶了,一個個喜笑顏開的。”李莎莎上前拽住王氏的手:“奶奶,今日我們采著樅菌了,居然有大半背簍那麼多呢。姑姑說可以燉雞給娘親補補身子,老太太也可以多喝些雞湯。隻是菌子這麼多,我怕吃不完,想給大爺爺家分一半去,苓苓姐說可以讓您給榨了菌油,說完跑得賊快,生怕我攆上她。”
王氏驚喜地說道:“真的,這個時侯的樅菌又叫重陽菌,好吃著呢,咱們有口福了。今兒午飯先燉回肉,正好那掛起來晾的風幹肉差不多了,用這個樅菌燉肯定特別香,明日雞還沒放出窩的時候再留一隻用樅菌燉了給你娘和老太太都補一補。再剩下的,就按苓姐兒說的,我給榨菌油,到時吃麵的時候澆上一些,嘿,那個香啊!”
李莎莎讓王氏說得哈喇子都要流出來了,不自覺地擦了擦自家的嘴角,衝著王氏笑道:“奶奶,我中午可等您給做樅菌燉肉了啊!”王氏拍拍她的頭:“累了一上午了,你和智哥兒都回屋裏休息休息吧!玉蘭,你也回去歇會兒,今兒的午飯我來做就好了。”
李莎莎和李玉蘭兩人應了聲都回屋裏休息去了,李先智卻是回了書房開始溫習功課了。王氏看著自家孫子越來越懂事,心裏很是感到窩心。
到了午飯時候,李莎莎聞到灶屋裏飄過來的樅菌燉肉的香味兒就自然醒了過來,和李玉蘭兩人趕忙去了灶屋幫忙。灶屋裏的小桌上已經升起了一個紅泥小炭爐,上麵呼呼開著的是一大瓦罐的樅菌燉肉,旁邊還放了幾盤子炒青菜。
李玉蘭不讓李莎莎動那個炭爐子,怕她燙著,自己用了塊抹布將炭爐子和瓦罐都分別端了過去。李莎莎則幫著把那幾個炒青菜端到了堂屋裏,這才去叫了書房裏認真溫習的李先智出來,兩人又去正房喊了雷國珍,三人一起將老太太給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