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平本來和李先智一起上私塾,他今年有十二歲了,對於念書也沒什麼天分,李德海也不要他考個什麼秀才,隻要不是睜眼瞎就行了。所以到了這個時候,李德海也就讓他退了學,專心在家飼弄魚塘和養鴨子。
今年的魚塘,李莎莎又給了芡實和菱角種子,李德海一畝專門種藕、芡實和菱角,另一畝是專門養魚和鴨子了。他們今年的收成都不錯,除了賣給醉太白,還供應給村裏的人家,是李家村請客、過生辰、婚娶或是白喜事的必備。所以李德海家的收入是日豐了,李德海心裏承李莎莎的情,每次什麼東西新下來,總是頭一份送給他們家嚐鮮。
李莎莎還是每日詢問小順子那嚴梓熙的情況,小順子總是說沒有聯係上。直到有一天,小順子有些神情憂傷地過來取菜了。李莎莎見了他那個樣子,不禁上前問道:“小順子哥哥,今日你怎麼有些不高興啊?”
小順子有些沮喪地說道:“莎姐兒啊,這二少爺都去了有三個月了,一直沒有傳回音訊,老爺已經派了府裏功夫最好的師父去了南疆尋回二少爺了,哪裏知道也是一去無音訊。大家都說二少爺可能凶多吉少了,如今府裏大少爺又重掌大權了,府裏那些牆頭草已經有多半投靠大少爺了。”他一下嘰裏咕嚕地說了這一大堆,李莎莎聽得雲山霧罩的,隻是明白了嚴梓熙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明白了這個事情,李莎莎心裏突然如被人攥了一把一樣,難道以後就見不著那個清雅俊逸的少年了。小順子還在那絮絮叨叨地說著:“秦掌櫃是二少爺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大少爺給辭退了呢,要是如此的話,估計以後也不能來你們家取菜了。”
李莎莎聽了這些話,強忍住自己心裏的不適,匆匆跟小順子告別了。今年這一年來的打擊是接二連三的,她已經有些扛不住了。李莎莎腳步有些踉蹌地往自己的房間走去了。小順子看著李莎莎匆忙離去的腳步,也隻能搖頭歎氣。
沒過多久,這嚴府的風波終於波及到了岩泊鎮,秦掌櫃被調走了,果然也如小順子說得,終止了跟李莎莎和李德海家的供貨關係。
李莎莎沒轍,這後院裏的蔬菜如果賣不掉就會爛在地裏。她隻好跟李德河商量,看能否在趕場的日子去鎮上賣一些。這回李德河倒是發揮自己的所長,每個大場和小場他都和李德海一起租了牛車去鎮上賣菜。李莎莎終於能體會到自家那沒良心的爺爺對這個家做出了一些貢獻了。
隻是零售賣菜效果不佳,不僅不能賣出高價,而且是太費事。每次大小場都讓李德海和李德河兩人累得筋疲力盡的,收效還不如跟醉太白做的時候一半好。
做了沒一個月,李德河就找李莎莎商量了,問她現在家裏有多少銀子,能不能他們自己在鎮上開個飯鋪。這樣自家有供貨的來源,而且是別家吃不到的東西,這個買賣肯定好做。李莎莎聽得李德河如此一說,頓時也有些茅塞頓開。馬上跑回了自己的房間,將所有的銀子拿了出來,還不錯,居然有五百兩之多了。
接下來,看鋪子、買鋪子、裝修鋪子、請夥計這一係列的活兒都讓李德河一手包下。他也不愧是多年的老商人,這些活兒不在話下,沒有一個月就全部搞定了,最後也隻花了三百多兩銀子。
家裏人一合計,決定掌櫃的就由李德河來,廚子則是用得王氏和李玉蘭,跑堂的夥計則請了幾個有經驗的老夥計。一切就緒後,就定在九月十八的時候開張。
開張那日,李莎莎家裏除了雷國珍在家照看大毛和二毛,其他的人都全部出動。鞭炮足足放了一萬響的。李莎莎又出了開張三日,八折優惠酬賓的法子。沒想到很是奏效,開張那日人山人海的,居然掙了有十兩銀子之多。讓李家人樂開了懷。
但是更沒有讓李家人想到的是,就在開張那日喜訊傳來,李宗輝秋闈得中,成了李家村第一位舉人老爺。(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