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莎聽得他這樣一說,一轉身對著身後的眾人說道:“那咱們去聚仙樓吧!”那小二讓她這一下弄得有些呆愣了,這位姑娘怎麼剛問著自家的菜,怎麼就轉身出去了。還待追過去將她追回來,卻發現她已經領著一幹人等往街尾的聚仙樓去了。他回店裏有些心虛地往櫃台那邊看了一眼,果然看到掌櫃的一副要吃人的神情看著他,嚇得他一縮脖站到門外去了。
嚴梓熙回頭看向憋著笑的李莎莎,搖了搖頭:“哎,精怪!”李莎莎不服氣了:“興他看不起人,不興我氣他嗎?”嚴梓熙笑著說道:“哎、哎,可不能把火燒到我這裏來啊!隻是那小二等會肯定會挨掌櫃的說。”李莎莎笑著說道:“那我就送他兩個字——活該!”秋蘭也湊趣道:“也不知道他那眼睛長著是幹嘛用的,難道是出氣的嗎?”幾人聽著更是笑得歡了。
一行人邊說邊笑,不一會兒就找到街尾那家聚仙樓。這聚仙樓雖說是沒有雲鶴樓那樣氣派,隻是一座兩層的酒樓,可人家門口的小二卻是對誰都笑臉相迎,就是李莎莎這一身粗布衣衫照樣恭恭敬敬地領了進來。聽得李莎莎說要包間,那小二也是非常誠懇地解釋道:“這位姑娘,其實做一樓也挺好的,還實惠。樓上包間確實有些小貴,這樣您在樓下還能多吃兩個菜呢。”你看這話說得多暖人心,李莎莎笑嘻嘻地對著那小二說道:“小二哥,你人真不錯!我們人多,就要兩個包間吧,這樣安靜一些,放心吧,我可是帶了有錢的少爺來的。”
李莎莎說著還故意指了指身後的嚴梓熙,那小二一見嚴梓熙一身寶藍色的杭綢長衫,腰帶上還鑲著一顆明珠。光這顆珠子,就價值不菲,更別說那公子發髻上的那綠瑩瑩的翡翠簪子了,這下子放心了。他恭敬地將眾人領上了二樓,還給他們安排了兩間靠窗的包間,從窗子看下去整個街道上的情形一目了然了。
那十個金吾衛甚是識趣的進了另外一個包間,嚴梓熙則跟著李莎莎進了另外一間包間。等坐定以後,李莎莎特別豪氣地問道:“你家大師傅有啥拿手的都報上名來?”小二答了聲:“好咧!”接著就滔滔不絕地報起菜名來:“炸煸丸子、油燜魚、板托豆腐、幹崩蝦仁、甏肉、炸煨麵筋條、運河十大碗、蜜汁山藥、王祥臥魚、溜魚片等等!”
李莎莎就點了幾個沒聽過的菜,又給隔壁那十個金吾衛多點了七八個菜,還給他們上兩壇聚仙樓最好的酒,不讓多喝就喝這兩壇子就好。金吾衛那幫人倒是知道這也算是出任務了,吃著那些個本地名菜,也就隻喝了兩壇子酒。酒飽飯足出來,李莎莎又逛了會子街,嚴梓熙才領著眾人去了城裏的車馬店,租了兩輛馬車談好了價錢,又約好了明日辰時到碼頭接人去魯縣,後日一早就回來。辦完事,一行人又回了船上。
第二日一早,那車馬行的馬車果然就等在了碼頭。李莎莎領著秋蘭和秋桂坐一輛,李德河和鄭氏領著李宗林坐一輛,十五個金吾衛都換了便裝,馬還是騎著從京裏帶出來的馬,嚴梓熙領著春雨也騎著馬護在馬車周圍。
昨日在車馬行就打聽清楚了,從任城去魯縣有八九十裏路,這馬車每小時也就能跑個二三十裏的樣子,這樣算來約莫有一個半時辰到兩個時辰就能到魯縣。
果然沒到午時,他們就到了魯縣。進了魯縣的縣城才發現魯縣不大,車夫領著他們先找了一個比較好的客棧住下,又問了問店老板,這城裏什麼酒樓做孔府菜做得最好。店老板就給他們指了瑞元居做得不錯,就是孔家人開的。
幾人又帶著金吾衛去了瑞元居,開了三桌,點了孔府菜裏最有名的菜,什麼詩禮銀杏據說此菜的主料銀杏是取字孔府“詩禮堂”前的兩棵銀杏樹,蔥油紅魚則是根據孔子的一則傳說得來的,一品豆腐則是孔府的一道傳統菜,還有什麼陽關三疊、神仙鴨子、八仙過海圍羅漢、烤花籃桂魚、碧玉白如雪、獨釣寒江雪、錦上添花、孔門三素,最後算算光熱菜就有十幾道。大家吃得撐得不行,這孔府菜還是蠻有特色的,據說這都隻是家常口味的,如果是宴席的話,就連熊掌和駝蹄、燕窩之類的都是常事。李莎莎倒是覺得沒必要,這些東西她覺得京裏的廚子做得也不差,到這裏來就吃個當地的特色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