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2 / 2)

後來聽得衙役說,這是李莎莎的四姨,縣太爺也不敢隨便處置,派人去問李莎莎。李莎莎念在她是雷國珍的親妹妹,又是雷正堂的親閨女,就跟縣太爺發話,隻打了二十大板就充軍發配到西北做苦力了。而石大明自從小妾死了,老婆又被充軍發配,自己也不知道怎樣經營,大手大腳慣了家裏的銀子愈發地少了,到最後堂堂一個秀才,卻是落得個要飯的下場。

李莎莎隻可憐那三個沒娘的孩子,偷偷遣人將三人帶回了李家村的學堂,她隻當是學雷鋒做好事,將這三個孩子拉扯大就好了。好在三個孩子很是聰明伶俐,讀書很有兩把刷子。做人也很是分明,從未將這失母的賬算到李家身上,還很是感激李家救了他們的命,讓他們有了容身之所。老大和老二最後一個考上了舉人,一個考上了秀才,很是為石家長了臉。

雷國玉兩口子在李家做得很好,兩人都是那種麵團子的性格,不過好在為人認真,交給他們的活兒,他們一定要做到最好。兩口子在李家養的白白胖胖的,雷國玉一連又生了兩個兒子,如今三個兒子在手,在李莎莎那裏存的銀子也有幾百兩,雷國玉腰杆子也硬了許多。

既然一直住在李家村,陳啟山覺得還是分家的好,省得自己在這邊掙錢,家裏的幾個如今連田都不種了,賃給人家種了,每月裏就等著陳啟山送銀子回來。陳啟峰和陳啟泰如今還迷上了賭博,村裏賭還不過癮,還要去縣裏賭,賭輸了就回去找秦氏要銀子。

這秦氏對陳啟山和雷國玉厲害,但是對大兒子和小兒子卻是百依百順,想著每月都有陳啟山拿銀子回來,也就不管兩個兒子在外麵幹什麼。陳啟山簡直就跟陳家的自動提款機一般。如今他也鐵了心回家就跟家裏說要分家,以後他要搬到李家村過日子了。

陳啟山的父母哪裏肯將這搖錢樹分出去,隻說父母在就不能分家。陳啟山找了裏正,將家裏的情況說了說,他已經給陳家做牛做馬這麼多年,父母不說給點什麼,就是個好臉色都是欠奉的。如今南安郡主那邊的事兒太多,他不可能再回來了,所以求了裏正和族長給自己分家。裏正和族長一聽南安郡主,就知道是那個開了三味學堂的,哪裏還有什麼不同意的。

這裏正和族長的分量還是很重的,陳老實不得已隻得同意分家。秦氏想著這兒子一直都是將工錢都給了自己,這回如果分家,就再要三年的工錢,不然就是不分家。還說這三年的工錢給了,以後養老就不找他了,都由陳啟峰和陳啟岱來管。

哪知道陳啟山無所謂,隻要她肯答應讓自己從陳家的泥潭裏拔出腳來,就是再多吃三年的苦也沒有關係。何況他如今拿這三年的工錢很是容易,隻是不想讓家裏覺得他還有潛力可挖,就假裝再三地懇求讓秦氏少要一些養老錢。秦氏越發覺得自己要的這個數是對的,經過再三地談判,終於立下了分家的字據。裏正和族長都沒見過這樣偏心的父母,老二兩口子可以說是掃地出門不算,還要給家裏養老錢,聽說原來陳啟山兩口子的工錢都交了父母。可這時人家的家事,族長和裏正隻得做了個見證,這個家終於是分了。

沒多久,陳啟山假裝跟李莎莎借了一百八十兩銀子,一次性給了陳老實和秦氏。他們拿到錢後就看不到陳啟山了,眼裏隻有白花花的銀子。可陳啟峰和陳啟岱遊手好閑慣了,知道父母手裏有這樣一筆銀子後,更是揮霍無度,賭得更大了,沒兩個月居然將陳啟山給的銀子讓秦氏偷偷給了他們輸了個精光。陳老實讓兩個不孝子氣得吐血,可家裏連個請郎中的銅板都沒有,秦氏隻得派人去李家村問陳啟山要銀子,陳啟山不給銀子,隻是帶了郎中去給陳老實診治。秦氏在他麵前哭訴,要他再給些銀子好度日,陳啟山卻是治好陳老實後再也不管他們的事兒了。後來秦氏去了好多次李家村找陳啟山鬧,說家裏過得這個樣子,兒子卻不管。秦氏算是徹底失去了陳啟山的敬愛,從那以後,陳啟山再也沒回去看過他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