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中國新漫畫的興起(2 / 3)

在表現形式上,新漫畫就是運用很多分鏡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故事,一般故事的發展是通過角色對話時的台詞,而不是畫麵。作為一部正規的長篇的話,分鏡的單位至少是萬!如果畫風像小畑健先生這樣的人,他若不用助手的話一天撐死畫6張,當然肯定不包括最重要的故事發展、人物設計、場景等。

隨著文化科技水平的發展,國內原創的動漫事業也在不斷發展,一些國產的動漫作品不斷得到讀者的喜愛和市場的認可。相信國內,日本漫畫滿天飛的局麵不會太長久,而我們國產的動漫、漫畫會取而代之。

(第二節)中國漫畫家

漫畫家是一類以從事漫畫創作為生的人。他們靠創作的漫畫作品在刊物上發表以及出版相關產品所獲得的報酬來維持生活,並為創作下一部作品打下物質基礎。由於漫畫有傳統漫畫和現代漫畫的區別,所以也有專門從事傳統漫畫創作和現代漫畫創作的漫畫家。

一、傳統漫畫家概述

傳統漫畫家以專門繪製傳統漫畫為主。由於傳統漫畫繪製簡單,在繪畫上的要求不高,所以繪畫傳統漫畫的人很多。但也不能把所有繪製過傳統漫畫的人都稱為傳統漫畫家,因為這其中不少人隻不過是因為一時興起才創作的。隻有那些一生從事傳統漫畫創作工作的人才能稱為傳統漫畫家。但由於傳統漫畫的商業性不強,畫家本身很難從中得到太多收益,無法保證正常生活的需要。再加上傳統漫畫日漸衰落,真正符合傳統漫畫家標準的人非常有限。然而正是這些人,在經濟收入微薄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創作,致力於傳統漫畫這門藝術的發揚。

著名傳統漫畫家:豐子愷、華君武、黃永玉、韓羽、張樂平、方成、徐進、王成喜、常鐵鈞。

二、現代漫畫家概述

現代漫畫家以專門繪製現代漫畫為主。雖然現代漫畫在繪畫質量和內容取材方麵要求比較高,但在其漫畫產業的帶動下,漫畫家的收入有很好的保證,因此不斷有人投入到這其中來。其中,把創作現代漫畫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漫畫家稱為職業漫畫家,把創作現代漫畫作為兼職或業餘愛好和興趣的漫畫家稱為業餘漫畫家。由於漫畫產業的完善,這兩類漫畫家均能受到同等的待遇,因此也保證了現代漫畫的創作人員不會枯竭。

中國著名現代漫畫家:

黃玉郎、林瑩、馬榮成、邱福龍、遊素蘭、林夕、本傑明、洪汶鎧、聶峻、韓露。

(第三節)台灣漫畫史

一、概述

台灣漫畫在20世紀初,日本統治的時代即發行過《台灣潑克》期刊,如同時期的台灣文學一樣,受到“皇民文化”的影響。大約於1930年代初期成名的台灣漫畫家,包括陳定國、王朝基、陳光熙、許丙丁等雖在日本統治下,其創作對本土的意識濃烈,富有道地的地方色彩。根據洪德麟的說法:1954年由漫畫家陳炳煌創作的《雞籠生漫畫集》為台灣第一個出書的漫畫家。根據李闡的說法,將台灣漫畫史初分為以下幾個時期:二、萌芽期1945~1949年以陳炳煌及出版《新新》月刊的新高漫畫集團成員四大編輯陳家鵬、王花、葉宏甲、洪晁明及漫畫專欄的作家,包括陳定國、梁梓義、華王兒等可稱為台灣本土的第一代漫畫家,而此時期的代表作還包括了:漫畫家王朝宗創作的《水滸傳》為台灣光複後第一本連環漫畫單行本。1949年經曆二二八事件後,台灣漫畫也一片沉寂。